中醫用藥問答錄 87:荊芥、防風的藥性
作者:陳建元
老師您好,遇到感冒的時候,我常選用荊芥、防風來解表,但是效果一直不是很好,這是為什麼?
答:
荊芥、防風這兩味藥,叫做風藥中之潤劑,潤劑的意思,是不寒不熱燥不猛烈的意思,但藥物都有正反兩個角度,所謂的不寒不熱燥不猛,並不是指用它們比較穩當,不寒不熱燥不猛烈又療效好的意思;不寒不熱燥不猛烈的另一個角度,就是這種藥物不好用、效果差、力道弱、難堪大任的意思。
所以在概念上,不要弄錯了,甘蔗沒有雙頭甜的:
不寒不熱燥不猛烈是優點,但優點就是缺點,就是效果差。
或寒或熱或猛烈是缺點,但缺點就是優點,就是效果強。
譬如病機是純風寒的時候,選用藿香、桂枝、麻黃之類的藥物,一下子就好了,如果您去選用荊芥、防風這類藥物,會發現用了老半天,風寒還是除不掉(從脈象上可以驗證);相反的,譬如病機是純風熱的時候,選用金銀花、桑葉、菊花之類的藥物,一下子就好了,如果您去選用荊芥、防風這類藥物,會發現用了老半天,風熱還是除不掉(從脈象上可以驗證)。
所以,病機只要是純風寒或純風熱的時候,不要選用防風、荊芥這類中性的藥物。
那麼,防風、荊芥用在什麼地方呢?它們適合風寒、風熱合併(同時存在)的時候,這才是它們的專長。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