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82:患者新傷又伴隨感冒的用藥問題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您好:
學生想請問,就是患者新傷又伴隨感冒的用藥問題?
若是患者新傷如姆指挫傷(打籃球弄到)急性疼痛,或者腳踝扭傷急性疼痛,這用藥的話就是活血、止血、利水、引經,有時需攻下等攻藥,其餘依脈象用藥。
但問題是:若患者
1. 脈虛證虛型感冒:如肺脈上浮,但感冒症狀不明顯,若治虛性感冒要補大於攻:如外感藥佔總藥量1/4,補藥>1/2,可是現在患者要治疼痛,這樣的用藥,可以用
外感藥1/4,補藥1/4,疼痛攻藥1/2(活血、止血、利水、引經)
或外感藥1/3,補藥1/3,疼痛攻藥1/3
(1) 若是上述用藥,因補藥太少,外感也會解不掉,因總裡藥太多,會否外邪入裏,造成更嚴重呢?
(2) 若患者疼痛厲害,上述也解不掉外感,是否一定要考慮外感用藥呢,還是可以先暫時攻疼痛,待患者疼痛緩解後再考慮虛性外感呢?
2. 脈實證實的感冒:若患者感冒明顯:學生知道,這時感冒是一定要考慮了。
一般外感藥通常要大於1/2,至少也要2/5,不過因疼痛,這時的外感藥,也要大於1/2以上嗎?還是可以外感藥減至1/3、疼痛攻藥1/3(活血、止血、利水、引經),其餘醫理與脈象用藥1/3呢?
以上是目前學生遇到患者想治疼痛,但偏偏患者有帶外感的情況,不知外感藥要下多少的問題,並能還要能兼顧患者的疼痛?
答:
感冒與一般疾病同時併發的時候,要以治感冒為先,其他疾病墊後處理,此即所謂的「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中西匯通:這是因為數萬年來的演化,人體的外部有皮膚包裹,微生物沒辦法進入;而鼻腔喉嚨的這些部位,乃是對外開放的空間與外界微生物進入的通道,經過數萬年來的演化,身體也知道這個通道非常重要,有急迫性(所以在咽喉的入口處,淋巴腺重兵佈署圍了一圈就是明證);外感的時候,身體會把這個通道,排在優先處理的順序,會調大部分的兵力來處理這個區域;所以外感的時候,要先用藥幫身體處理掉外感,否則難以把身體的免疫大軍,調回來一起偕同治療其他的地方,所以如果一開始的時候,不先處理外感,而是直接去處理其他的地方,效果就很差了,其原理在此。
但是古人又有一條規律,叫做:〝大小不利先治其標〞、〝急病先治其標〞。這個意思是說,如果外感與其他疾病、症狀並存,但是這些疾病、症狀有非常緊急的急迫性,譬如氣喘不休、無法大便、無法小便、無法呼吸、無法吃東西,抽搐不止、昏迷不醒人事……那麼這個時候,對於這些非常緊急的疾病、症狀就要優先處理(否則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外感墊後再處理就可以了。
中西匯通:緊急、急迫症狀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來度過危機,這個時候就是先處理緊急標症,因為身體暫時性的有激素撐住,感冒也不容易深入;而就是感冒會深入,總是要〝留人治病〞為先,對於感冒壞症,之後再用托出、攻下等法來善後即可。
所以新傷又伴隨感冒時要如何處理?就是看誰嚴重,誰先處理(較不嚴重的可使用少許藥物,先做牽制住即可)。
如果兩者都嚴重的話,則兩者同時處理,一日可以服藥6次(一日24小時分成6次), 第1、3、5次服用感冒藥物;第2、4、6次服用新傷藥物,這樣子也可以。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