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 34:醫理探討──癌脈在脈部上,為何反而比外感出現得慢?
作者:陳建元
有些醫理上的問題想和老師討論一下:
謝女士51歲,52公斤2/2來診,〈圖3875〉
主訴:左耳下腮腺囊腫3Í4cm腫脹堅硬如石,一不痛,已半年;二便可,無外感易失眠;1月底慈濟穿刺,是正常,但西醫欲切片病人不願,故來診。
脈圖如下:諸脈偏沉氣滯為多,日久血瘀痰濁鬱積成塊,已成之病機當軟堅散結,活血化瘀為先,順補益肝脈之虛損。〈圖3876〉
用藥如下:升麻3,烏藥3,白花蛇舌草3,蒲公英3,牡蠣3,桃仁3,三稜3,莪朮3,赤芍4,肉桂2,貝母3,皂刺2。一包6公克一日三次。另全蠍,蜈蚣,水蛭膠囊1公克裝,各2粒一日一次搭配藥粉服用。
2/10脈圖改變不大,藥物照服。
2/22局部硬塊减少0.5公分,但病人不太滿意,且嫌膠囊難吞。
要問老師的是:
1. 倘脈圖變化不大,上方可持續多久效才顯?
2. 脈體並無癌脈,然肝部明顯不足,有無在用藥過程中,忽然出現癌脈?如果是仍按脈部處理先攻2補1,或攻補兼施?感恩老師!
答:
當脈象上有外感或外感餘邪的時候,要先除掉外感或外感餘邪,六脈才會恢復成常態時的脈象,這個時候的脈象,才能用來判斷內傷病的問題,這樣才會準確;不能目前正值外感,用當下這種外感的脈象要來判斷內傷病的問題,這樣子會有誤差。
上次的病人又回診,經慈濟切片檢查確定為腮腺癌第三期,西醫建議手術放化療,病人不肯,又想尋求中醫治療,脈圖如下〈圖3877〉,脈部變虛,採攻二補一之法。
第一方攻法:浮海石5,白芥子4,莪朮4,三稜4,桃仁3,丹皮3,連翹5,白花蛇舌草5,另水蛭,全蠍,蜈蚣膠囊各1公克,一次各2粒,先服2帖。
第二方補法:炙黄耆4,當歸3,麥冬2,乾薑3,粉光參3,淫羊藿3,陳皮2,炒白朮2,酸棗仁3。1帖。採攻2補1之法。
要詢問老師:
1. 病人沒外感二便可,但心情不好,眠差,採用以上之治法可嗎?
2. 癌脈在脈部上,為何反而比外候出現得慢?煩請老師指導,不勝感激。
答:
1. 兩寸也主上焦,所以腮腺癌反應在寸脈。
2. 因為諸脈偏向虛損為主,舌象也偏虛象,攻二補一可能沒辦法撐很久;所以臨床上要去評估,如果攻二補一幾輪之後,發現諸脈轉的更虛的話,那就要轉成補二攻一才行得通;諸脈、舌象都偏虛損,表示這個癌症是因虛致癌,以虛損為主要矛盾點。
3. 癌脈在脈部上,本來就比外感出現得慢,而外感又比有即刻危險的急病慢;譬如現在被刀子割傷大出血,脈象當然馬上反應出來,因為有立即性的危險性,所以身體馬上要代償反應出來;而外感與癌症相比,除非是癌症去梗到其他組織而衍生出來立即的危險性,不然的話,癌症是慢性病,幾天之內又不會怎麼樣,而外感接近心肺,尤其溫病類的外感,侵略性更大,變化迅速而更緊急,在脈象上,當然是外感優先顯示,癌症墊後囉。所以臨床上如果遇到癌症伴隨外感的病人,通常處理掉外感之後,癌脈就自動顯示出來了。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