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74:中醫用藥忌茶

作者:陳建元

或問:患者服用中藥的時候,可以喝茶嗎?還是喝茶與吃藥的時間錯開就可以了?

答:

都不可以。

中藥忌茶,凡服用中藥的期間,要避免去喝青茶、綠茶、紅茶、烏龍茶、老人茶、紅茶這些東西,否則藥效就沒有或大減了,您要再次確定患者有沒有在喝這些東西,有的話一律嚴禁,所謂的不能喝,是指在吃藥的這段期間,一律不能喝的意思,不是與吃藥的時間錯開就能喝的意思

…………………………………………………………………………………………………

以下資料於2017/02/26補入

或問:像局方中的川芎茶調散,服用法有說食用後用茶清調下,所以這邊說的喝茶的意思和現在的是一樣的嗎?

還是因為局方的方劑是蒐羅來的,不是傳統脈證中醫脈絡的資料,所以這個方子是個誤區?

另外就是現代人喝咖啡的頻率很高,那麼服中藥期間可以喝咖啡嗎?還是錯開即可?或是和茶一樣都不能喝?又喝咖啡對傳統脈證的機理影響是什麼?之前好像在哪邊有讀到是咖啡會增加心脾脈火氣,不過查了兩天查不到確定的資料。謝謝老師。感恩!

答:

反問您茶的藥效功用是什麼?茶的歸經是什麼?

 

老師您好,學生查到的資料如下:

《本草綱目》時珍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痺,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況真茶既少,雜茶更多,其為患也,又可勝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

小結的話,茶性味苦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神思清爽,歸心肺脾胃經。虛寒、血弱之人不宜久服。

所以局方川芎茶調散主治的方向應是肺脾肝經風寒風熱外感,主訴有頭痛,兼內有心肺脾胃裡熱,這樣可以合拍。

以上是學生的想法,不知是否適當,謝謝老師的提點,感恩!

答:

是啊,就是如此。

這就是為什麼服中藥不可配茶的原因,少數案例只是要清熱的,或是偶感風寒入裡化熱的,配用茶水自是無妨;但大多數案例,譬如偶感風寒尚未化熱、虛人外感、每一診中的臟腑(諸脈)虛損、痰溼、血瘀……用藥時要兼顧的,都怕目前的國民飲料、大杯的茶水來牛飲啊,問題是中醫師有那種時間與心力,在每一診中,反覆的去叮嚀患者哪一診時可以喝茶,那一診時又不能喝茶,變來變去,又不怕患者弄錯嗎?所以為了讓治療疾病單純化,當然是直接先禁掉為佳,以免徒增治療時的困擾與變數。

自己查清楚咖啡的性味之後同此例。

 

老師謝謝您詳細的回覆,以下是學生查到本草綱目裡關於咖啡的資料:

《本草綱目》:

【咖啡】灌木,果核可入藥,性溫,味苦偏酸,提神醒腦,健胃消食。可治精神萎靡,陽氣阻滯,小兒積食。配伍禁忌:黨參,巴豆,明礬,涼麵。用法:炮製成粉劑,曰提神散。每日二錢,牛乳一錢,蔗糖一錢,煎服。如脈相由沉轉浮,則需減量。過量服食令人疾走。外用可明目。

學生做一下小結:

咖啡,性溫,味苦偏酸,歸心(因為治精神萎靡)、胃(因健胃消食)經,服之如上火(脈相由沉轉浮),則需減量。

所以提神飲料方面,

茶苦寒,歸心肺脾經,大量飲用怕降火過度而影響藥性;

咖啡苦溫(偏酸),歸心胃經,大量飲用怕上火而影響藥性;

雖都是提神飲料,但一個降火(茶),一個上火(咖啡),

因為目前這兩類飲料唾手可得,如不囑付患者服藥時禁掉,怕患者大量飲用,恐影響開立的藥方藥性,而導致療效不如預期。

以上給老師過目檢核一下,謝謝老師您的提點,感恩!

答:正確。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