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70:止血藥物炒炭的問題

作者:陳建元

有一些藥物炒至焦黑存性有止血的作用(如荊芥、荊芥穗…),或是它的炮製過程本身就需炒炭(杜仲、血餘…)。

翻書是說要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如荊芥,知音中藥學第73頁)。

學生的問題是:

炒至焦黑是不是就代表炭化(炭素生成)了嗎?這樣不就每個藥物或食物炒至炭化都有止血的效用?又,拿炭化後的東西給患者吃,這樣真的可以接受嗎?

或是炮製法中的炒炭之義其實不是炒至炭化,畢竟都有註解要「存性」,所以是藉「梅納反應」使藥物發生特別的作用嗎?

因為母親和中藥行老闆幾十年來對炒炭後的藥材使用都抱持著疑慮,除非客人堅持,或藥單上特別註明,所以都不推薦,學生想想也是,炒成焦黑木炭狀,是為了取其止血作用,短期使用,OK,但像杜仲一定要炒至焦黑(或是我們沒進到道地藥材,應該找炒至有焦斑的藥品就好)的藥品,若長期使用,這樣沒有疑慮嗎?

關於藥物炒炭使用的目的及辨別炒炭程度的主題,想和老師討論一下,謝謝老師,感恩!

答:

這個您依照知音藥物學裡面的紀錄(其實是歷代醫家的總結紀錄)來使用即可,就不會出差錯。

不是紅遇黑則止,也不是水克火則止,這些都是穿鑿附會。

止血藥本來有一些就是炒炭較佳,止血的功用會較強;有一些是不可炒炭,炒炭則止血的功用大減(像側柏葉、三七),該怎麼用就怎麼用。

 炒炭要求存性,也就是小火,一直炒至焦黑微黄为佳,有些藥物經過炒炭之後會成化學變化,反而止血的功能較佳,但要注意並不是炒成木炭,炒成木炭則沒存性了,沒效果了。

止血藥止血的機制複雜,不是靠炭素這麼簡單,使用的時候也要歸經來用,不歸經使用的效果也不佳。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