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48:滑脈的相關問題
作者:陳建元
或問:老師您好,近來閱讀老師的文章,獲益良多,解決了許多我在學校學習時所遇到的疑惑!這裡想請問老師一個關於滑脈的問題。
《古今名醫匯粹》卷二 諸家脈論附 張景岳脈神章 有提到:「……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營衛充實,佳兆也。……」;許多中醫診斷學的教材也有記載脈滑而和緩可以代表氣血充實的健康狀態。我在練習把脈的過程中,針對一些年輕力壯的人,也常見第三層出現滑脈(整體脈位落在第3層,第3層脈滑而略略有弦,其餘脈位鼓動力道很小)。這裡想請問老師,是否滑脈在某些情況可以不以病脈去看待呢?
答:
滑而和緩也即滑虛脈相併,也即平脈的意思,使用饅頭模型下去押按,即是這種感覺,請參考第 25.1 條 訂出平脈和病脈的標準(二)圖片說明。
把脈重要的是在指感上的掌握,踏實實踐最重要,動手去做自能得益,紙上聽來終覺淺,深知此事要恭行,否則徒在文字上填八股遊戲,以詞害意,執著這個醫家有說滑字,那個醫家沒有滑字,最後只是被文字障住,並非真正的瞭解,饅頭模型如能按個半個小時,以此指感來比對諸家所言,便能瞭解諸家所言的平脈,指的是相同的東西,只是所使用的形容詞有差異而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千言萬語來形容冷暖是什麼感受,不如一飲便能自知。
年輕人氣血旺盛,第3層脈稍稍滑些,本來就是離平脈不遠,自然不是甚麼大病,唯火氣稍大些,可耐冷飲,有衝勁,能飲食,或稍稍容易口乾、嘴破、尿黃而已,不當成什麼重要問題來看待。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