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14:炙甘草、生甘草的相關問題
作者:陳建元
或問:看到在很多醫案中,都會用到炙甘草緩和發表藥、涼藥的迅猛性,弟子不明瞭的是到底什麼時機要加炙甘草,什麼時候加了炙甘草反而會壞事?(解表,涼血不是要愈快愈好嗎?為何又要緩?)
答:
這個是重點喔,加了炙甘草會有緩和、緩慢藥性的功用,譬如假設發表藥有10個單位,加了炙甘草後,發表藥會以每小時2個單位,平均的釋放出去,如此一來病就好了;而沒有加炙甘草的時候,藥物會像放煙火,砰一下就沒了,譬如第1 個小時釋放出去8個單位,後面每個小時只釋放0.5個單位,結果前面發散太猛,病人受不了覺得很虛;而後面每個小時只釋放0.5個單位的藥物濃度又不夠,炙甘草能使藥物濃度平均釋放,炙甘草的緩藥性,指的是這個,不是加了炙甘草就使藥效變慢的意思。
生石膏同理,沒有配用炙甘草的話,生石膏開得重一點的話,很容易就直奔下焦腹瀉出去了,藥都瀉出去了也無法除熱,配用炙甘草的話,臨床上可以看到逐漸釋放而除掉火熱,而且不會腹瀉。
或問:還有甘草,炮製到底有沒有意義?(有些人是說炙甘草沒意義,但有些人又說《傷寒論》中常用炙甘草怎會沒意義,所以弟子暈了。)還有甘草與炙甘草,到底使用的時機為何?還有麻黃,炙麻黃也有這些問題。有關這方面炮製問題,師父有推薦書可看嗎?拉拉雜雜一堆很不好意思,但這真的是我堆了許久仍無法想通的問題,還望能解開疑惑。
答:
生甘草與炙甘草絕對不同喔,生甘草是用在解毒,炙甘草是用在補益,生甘草經過炮製後,成分比例會改變,這是生甘草、炙甘草不同的科學基礎【請參考http://www.lishiwuyu.com/lipin/gancao05.html】,如果臨床有在用藥的話,應該一下子就會發現兩者的不同。
又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有對甘草的解說一節宜詳看自然不惑【請參考http://www.readtcm.com/book/244_187.thtml】。
至於麻黃的話,用一般的麻黃即可,製麻黃只是把麻黃的發散力道減弱而已,現實上的意義不大(要發散力道較弱的話,直接把麻黃減量即可)。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