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21:請問中醫依脈用藥上,需要考慮〝藥對〞嗎?
作者:陳建元
或問:請問中醫依脈用藥上,需要考慮〝藥對〞嗎?
答: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中醫並非依脈用藥的,而是依照脈證、病態,找出患者病機、病因的所在,然後再對著病機、病因來用藥的。
第二個問題——中醫用藥並無所謂的〝藥對〞或〝方對〞方式,這些是不正確的用藥方法,學中醫當求有本事去識證(懂脈證的意思 )、識藥,果真能如此的話,本草自選幾味也神,藥就直接對著病機、病因,單刀直入而開進去了,何必畫蛇添足或買一送一,硬把一些不相干的藥拉進去,來干擾整體藥效或左右掣肘呢?
仲景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此言指出了治療疾病必須依照病機而立治法,是治病至關重要的環節,而病機是不能憑空杜撰,也不能自己加油添醋的,所以古人有云:「用藥開方如畫人像。」誠則高鼻子就畫高鼻子,矮個子就畫矮個子,不可以自己隨意增減。
譬如觀其脈證之後,如果確定是犯太陽病的話,則當從太陽病來治,是不必加一些不相干的少陽病藥進來瞎攪和,東拉西扯的反而降低療效。
譬如有人開知母就一定要配黃柏,號稱知母—黃柏藥對,這也是莫名其妙,如果是肺系、脾系有虛熱要退的話,用知母就合拍了,多事的加了黃柏把整體藥物的靶位拉向下焦而降低療效,這是不正確的;相反的,譬如燙傷起水泡的時候(病機即濕熱火毒),常見的外用藥粉黃柏+冰片之類外敷就很有效了,在這邊硬加知母反而莫名其妙,也不會增加療效。
譬如有人遇到感冒就開麻黃湯+銀翹散+九味羌活湯,號稱麻黃湯—銀翹散—九味羌活湯大包抄方對通治一切感冒,其實這是行不通的,中藥與西藥的用法不同,中醫不是靠特效藥的概念來取效的,而是靠多環節加成的途徑來取得療效的【參考第 15.43 條 中醫解惑(三十三)‥‥‥中醫用藥和西醫用藥的基本差異點在哪裡?破解棄醫存藥的迷思】,而今把一堆不相干的雜藥加進去,個個都沒對上環節點,不但無法取得〝多環節加成〞,反而變成〝多環節扣分〞,這是大包抄反而療效差的緣故,很多人都知道大包抄療效差,卻不知道原因為何?其原理在此,中醫用藥有一個特點,比西藥更忌諱一個〝雜〞字。
所以這邊就是要注意了,用藥必須依照現實的病機來用藥,不能事先預設立場,「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