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258:阻塞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的用藥問題

作者:陳建元

或問:

1. 阻塞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用藥上需有什麼分別?

2. 阻塞性的中風,西醫會開溶血劑,如果中藥開當歸、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藥,電腦會跳出警告,怕藥物會有交叉反應,引起出血,要如何處理才不會互相衝突?

3. 出血性,或者是腦外傷引起的出血,使否比照新傷,還是要先用大黃?假如西醫已經開刀過,用藥有沒有要特別考慮?

答:

中風的臨床變化很大,須看實務上的脈象與外候表現是指向那些病機,就怎麼來醫,不能一聽病患說醫師說阻塞性中風,中醫就跟在後面,趕快用活血藥來醫;一聽病患說醫師說出血性中風,中醫就跟在後面,就趕快用止血藥來醫,這樣子是非常危險的,也絕對會耽誤到病人,所謂的中西醫能互通,這是指從疾病的最根本處——病理結構來分析的必然結果,但若不是追到根本,而僅是把中西醫名詞粗淺互套的話,這個樣子卻是危險萬分的。

這是因為病患聽醫師所說的出血性中風與阻塞性的中風,這通常只是對中風的一種大概性的描述,也方便向病患描述病情或衛教民眾而已,但若就其專科上的病理學、病理結構來看的話,中風這個病種的變化是很大的,有阻塞性可以用溶血的、也有阻塞性不可以用溶血的、有阻塞性合併高血壓的、有阻塞性不合併高血壓的、有阻塞性與出血性同時存在的、有先阻塞性而後繼發出血性的、有非血栓而是血管痙攣所造成的中風、有腦瘤壓迫而造成的中風、有動脈炎併發中風的、有心肌梗塞併發中風的、有血小板過多或過少併發中風的、有大面積腦梗死危在旦夕的、有邊緣帶腦梗死伴隨低血壓的、……,各類型中風的發病機制與病理特點並不同,治法也不同,不能單以活血、止血兩個概念來涵蓋,若對應過來中醫的時候,則是要看脈象與外候的表現是指向哪些病機,就要怎麼樣來醫治,或是閉證、脫證、痰涎壅盛、風陽未息、上盛下虛、外感餘邪未淨、實熱夾痰、……,在脈證上則會顯示出來各種不同的病理狀態,故治法有先解外而後治內、有先救脫而後治內、有先清上而填下、有先攻下而後填補、有止血與活血併用、有先滋陰潛鎮而後補氣活血、……,種種的不同變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而治之,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電腦會跳出來警告是很正常的,溶血劑、當歸、丹參、紅花都是活血化瘀藥,一鍋湯不能同時兩個廚師同時調味道,您疊他的藥或他疊您的藥,您活血他也活血,劑量加疊起來過頭了出血不止,出問題了要找誰?最好一次只由一個醫師來治療才不會出問題。

至於腦外傷所引起的出血,這個的病機是比較單純的,大方向通常可以比照新傷,先行攻下大部分的瘀血(但是要同時考慮六部脈的現實狀況),然後再做其他後續的處理。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