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醫理學 33.13.1:虛脈、緩脈、滑脈之間的聯繫

作者:陳建元

虛脈、緩脈、滑脈的背後病理,都是互有聯繫的,病理的進一步演化,氣虛容易生濕,所以虛脈久了之後,就容易產生緩脈,而緩脈代表的病理意義,主要是水濕,而水濕日久,在人體正氣的催化之下,又會進一步的濃縮成〝痰〞,緩脈到滑脈的這一段過程,就是臨床上常見的〝火熬津液成痰〞這段病理過程的演變。虛脈(按棉花)→→ 緩脈(按較柔軟的氣球)→→ 滑脈(唸珠狀圓滑飽滿樣),這些指感都是同一系列的。

28脈中的每個脈,都不是各自獨立不相干的,而是脈與脈彼此之間,都有前後脈的關聯性,背後也都有病理過程的支持和相互聯繫,所以學脈的時候,不是只有死背每個脈的形狀是什麼,而是要更進一步的去瞭解背後相互聯繫的病理意義,這樣子病理結構又能反饋脈象上的準確性,有時候當手感容易混淆的時候,或是譬如虛緩脈、緩滑脈等等這類以某種比例互夾的複雜情況時,則從兩者或三者背後的的病理前後聯繫上去抓,雖不中亦不遠矣。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