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醫理學 76:治外感時,脈陷下雖無表症,病反而重;脈調出而有表症,病反而輕。

作者:陳建元

這是治療外感疾病時要知道的醫理,不能單憑表症的表現來判定,而要脈、問、外候(外證)三者互相對照,才不會被表面的現象所矇騙。

治療外感的時候,要注意他的脈(尤其是肺脈),雖然外感時脈會浮起(特殊情況下也會沉下,在此先不討論),但這浮起也有程度上的區別,比較沒有浮那麼起來的時候,這時咳嗽噴嚏等表症往往不明顯,等到藥下對了,脈反而會浮得比較起來,這時咳嗽噴嚏等表症反而會更明顯而表現出來,所以說脈陷下雖無表症,病反而重;脈調出而有表症,病反而輕。

脈較沒有浮那麼起來的時候,病人表症會較不明顯,但其實是病人元氣不足,無力抗邪外出,所以表現不出來,但因為外感內鬱,若問病人,心胸頭部等處,自會有一股煩悶不知如何形容的不舒服感,其實比有表症時更不舒服,等到藥下對了,脈向外調出,表症出來了,人反而舒服。這個地方脈、問、證(症)三者要互相對照,不能單憑外症下判斷,有表症就判斷病重,無表症就判斷病輕,剛好判斷錯誤。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