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31:病人服用西藥,會影響到脈象,這類脈象該如何看待?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你好,病人若是有服用抗過敏、安眠藥、降壓藥(B block 系列)、甲狀腺藥物、抗焦慮及精神科藥物等西藥,若是影響到脈象,那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這類病人所把到的脈??因為現在有太多病人看中醫兼看西醫,除了我們要問清楚病人所服的西藥外,也是要知道西藥對於中醫脈診的影響,例如病人吃了 b block 會使心跳變慢,副作用就是病人可能感到疲倦 ---> 把到的脈,可能是緩脈(有人說會造成心氣虛……?)這樣會不會把病人有問題的脈象蓋掉??(臨床經驗少,所以想問老師)感謝老師的指導~~~
答:
要看他用什麼西藥。如果是暫時性的,如抗生素,胃片,一時過敏的抗組織胺劑……,患者是因為看西醫無效,才跑過來看中醫的,這種情況當然直接停掉西藥即可。
如果是已經吃三個月以上,像降血糖、降固醇、降血壓這類西藥,甚至已經吃好幾年以上的,身體已經產生很強的依賴性,絕對不可一下子忽然抽掉,一抽掉,數值馬上會反跳嚴重,病人會嚇死,就像打韓戰一樣,美軍一轍,韓軍全倒。遇到這種情況,要分批抽掉。
開藥的時候,不管病人已經吃了什麼西藥,中藥直接疊在西藥的上面即可,這個意思是說:譬如你要根治他的高血壓,他已經吃降血壓藥10年了,OK,那沒關係,譬如第一診把他的脈,是弦大脈(人體+西藥=弦大脈),沒關係,你就按弦大脈的病機來開方,但要病人把中西藥分開吃,中間有間隔2小時即可,OK,譬如到了第4診,弦大脈已經沒那麼弦了(所以說我們脈圖上的〝弦緊度〞,你要寫清楚,前後診才能比對),病人的頭也覺得不會這麼脹了,這時候,病人就有信心了,這時,你就把病人的降血壓藥減掉1/3(在你的中藥還沒正式發揮效力之前,最好不要去撤西藥,病人會面有菜色,用很懷疑的眼光看著你)……,減1/3後,譬如到了第5診,發現反跳起來了,脈比上診稍弦,那你就依照比較弦的病機來醫,OK,……,到了第10診,發現脈又不弦了,再撤西藥1/3,……,反覆用這種模式,把西藥整個慢慢撤掉,換成中藥整個接手,……,然後再用中藥把疾病整個根治。
所以說,有些大師以為現代人吃西藥,脈診會混淆,所以不可憑,這就大錯特錯了。恰恰相反,這是精脈診者的大強項和絕活,因為可以知道何時撤西藥?何時病機要轉彎?若只是學憑看外症用藥套方者,遇到慢性病或這種長期吃西藥的,幾乎都是投降,因為一診還能抓著外症來看,但如果一擊不中,如石投水,病人外症又無變化,就會開始整個亂掉無章法,不知道該怎麼銜接下去,有效就再吃,沒效也莫名其妙,過程是瞎子摸象。所以說,你會發現,單憑外症用藥的中醫,看外感還可以,看內傷雜病,明顯是弱項,問題就是卡在這邊。
或問:我遇過一些服用降血壓藥的,尤其是使用ACEIs的,(一天服用一顆的那種)。大多不是弦脈。弦脈的還比較好搞,解肝鬱方向就比較安心。
最為常見的是,脈管粗寬,脈管硬度軟,有點虛感但又不是虛的那種,像洪脈覺得不實,像是虛脈,又不甚虛。我想是因為ACEIs會擴張動脈但又不增加心輸出,所以摸起來寬寬軟軟的。想要放個補氣藥或活血藥都會怕怕的不敢放太多。怕血壓一補就升上來。
答:
洪實脈等於壯火食氣,日久氣血漸虛後,洪實脈會漸漸轉成虛脈,上面提到的這種非實非虛脈象,也就是位於中間地帶。
洪實脈→→→非實非虛脈→→→虛脈
用藥的方法是:洪實脈(瀉火理氣)→→→非實非虛脈(瀉火理氣+補虛收斂)→→→虛脈(補虛收斂)。還是先蓋在西醫的上面來用藥,然後再消息轉換。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