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20:小建中湯的配伍問題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你好:
上次問了你有關傷寒小建中湯的概念,除了老師指點的方向之外,其實自己的疑問就在於──為何會用桂枝這味藥?
以人衛所出的七版教材作舉例:桂枝,辛甘溫,歸肺、心、膀胱經。
既然叫做建中湯,想必一定跟中焦脾胃有關係,方中 生薑、大棗、甘草 可以理解,就是在於桂枝與白芍這兩味藥。
《傷寒論‧太陽病中篇》第 70 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少陽病篇〉229 條:「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
《金匱要略‧虛勞篇》:「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黃疸篇〉:「男子面色痿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婦人雜病篇〉:「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若是以傷寒這幾條文來說,單純以溫通陽氣除痺 ,就比較好理解小建中湯的桂枝的看法 (雖然可能不對><),但是以歸經來說,又沒有入脾胃,強以心經來做解釋又太不合理;所以是否可以請陳老師說明 ,對於桂枝最入門的看法,因為桂枝這味藥 ,我對於他好像中毒一樣,我大多只用來心陽不足時,或是四肢的引經藥,對於傷寒小建中湯,我是幾乎不太懂><。煩請老師對於駑鈍的學生稍做解釋。大感謝!!!
答:
就是在於桂枝與白芍這兩味藥
依藥王脈學第 58 條小隨大走原則,因為方中 生薑、大棗、甘草 3 味都走脾胃,所以桂枝與白芍 2 味都會被拉入而改走脾胃脈為主,所以對脾胃就有溫通陽氣除痺的功效,桂枝變成也補脾陽,白芍變成也補脾陰。
上述除了這條《傷寒論‧太陽病中篇》第 70 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是入心脈治心氣虛之外,其餘諸條都是治脾胃氣陰兩虛的虛痛(基本上就是慢性胃炎)。譬如用黨參替代桂枝,用山藥替代白芍,稍加桃仁替代桂枝的活血作用,會發現哪幾條(第 70 條例外)還是治得通,這樣可以證明病機是脾胃氣陰兩虛,也能反證桂枝與白芍是被拉過來的。
脈理醫理學58、62、63條很重要,知道這些原則後,就不敢亂套方,因為不知道整帖藥到底被拉到哪個經絡去。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