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19:半夏瀉心湯的機裡探討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你好:想請教你一下 ,有關傷寒論中「半夏瀉心湯」的用法,以我的了解,他是一個寒熱夾雜的方子,我認為〝寒在脾,熱在胃〞,因為外邪或是誤治,導致邪熱入胃與脾寒成為痞證(這是我的想法),因為其他人的想法為〝 既然叫瀉心 ,可能是因為心的全身的發號司令的中心──心出問題,導致脾胃的問題(這個想法我是想不通)。而症狀上,病人可能嘔吐、痞悶感 、或是腹瀉的症狀,重點來了,在脈法上,我認為是在脾脈的3、4層有問題(3→滑數或是略洪大 兼無力,4→弱弦緊為主),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哪裡需要修正?多謝老師的指導 。
答:
你說的基本上正確。五瀉心湯和心的關係不大,基本上都是指脾胃氣機(心下)失調的問題,心出問題要拿得出證據才算數(藥王脈學脈案醫案8~15,諸家都是以相對應的脈象來作判斷和證據,如心脈這個時候真有問題,才能說心有問題,古代對病機的判斷本來就是脈象上有證據的才算數,有典型在夙昔的,就不明白一堆人為什麼好像都看不見?),若非如此而提不出證據,只是自己推想臆測是心的問題,則會流於玄理推論空泛瞎說的弊病(玄理的世界可以自己天馬行空胡編瞎掰,而不用證據也不用負責任)。依上例,我們自己也可以胡編啊!瀉心湯仲景雖說是瀉心,但心主神明的精華在腦,現代醫學也證實說腦才是主宰,所以仲景的瀉心湯分明是治療腦神經傳達給胃的短路(蠕動分泌不正常),所以才造成痞證嘛!再編一例,心雖為全身的發號司令的中心,但萬病歸腎,所以腎陽的不足才會導致心陽的不足,進而心的全身發號司令不健全,而導致脾胃的問題,所以總結是腎的問題,而且現代醫學也說明腎跟神經的調節有密切關係,更證明此說無誤!你看這兩個瞎說是不是編的比上例說法更合理更吸引人?要小心啊!中醫有一半都是被這種不用證據的瞎說給害死的(流於空談)。
你說的脈象大致無誤。任何外感亂用下法亂下一通,大致上不是肺脈就是脾脈的浮脈(本來是外感浮脈)會被往下拉而沉於第3層之下,而感覺心頭或劍突下揪成一團(痞)。不要固執在那幾條文義上轉不出來,看有什麼證據就做出怎樣的處理,君子無固無必,反正脾脈遇到緩脈就是除濕,虛脈就補,沉細就溫,脈仍浮則發散,沉大有力則瀉,複合脈則寒熱藥並用‥‥‥,不只5種瀉心湯,上述這幾種脈象組合起來至少也有上百種瀉心湯吧!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