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52:分析血瘀和血痺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你好:
之前我有請教老師有關金匱血痹的問題,這裡有個很基本我不太懂的觀念,若是因為本身正氣不足而邪氣(風、寒)外襲入脈中而造成金匱所說的"血痹"→(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但是,若是因為正氣不足而外邪襲入脈中而造成的"血瘀",感覺這兩個名詞很像,都有 堵住、不流暢的意思,可能他所造成的原因不同,因為最後的治法也不一樣(補氣推動血的運行,一個是用活血的發方法),所以這兩個是不是可以合在一起看就可以了,還是金匱的血痹有他自己的意義在呢???多謝老師的回答
答:
血痹與血瘀兩者概念不同。
血痹=血瘀 + 風寒 + 諸臟有虛(正氣不足)(尤其是氣虛陽虛)→→→→基本病機有3個。
血瘀=血瘀→→→→基本病機只有1個。
血痹一般是比較偏向筋骨方面的通用詞。
若是因為正氣不足而外邪襲入脈中而造成的〝血瘀〞,依外邪為何直接寫出病機即可。譬如風寒致瘀兼正氣虛【基本病機=血瘀(寒性) + 風寒 + 諸臟有虛(正氣不足)】,濕毒致瘀兼正氣虛【基本病機=血瘀 + 濕 + 毒 + 諸臟有虛(正氣不足)】,火熱致瘀兼正氣虛【基本病機=血瘀(熱性) + 火熱 + 諸臟有虛(正氣不足)】‥‥‥‥‥詳細一點的可以再寫明病位所在。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