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 8:光緒皇帝醫案

作者:陳建元

《內經》本來是以能「脈診」者為神,冠於望聞問之前〈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望聞問切,並非脈診墊後,實乃順應看病之順序排列也,病者一來先「」見,接著「」見病者說痛苦處,接著醫生「」其病痛原由,最後再以「」診確定之,此即望聞問切也,蓋切診墊後者,把關也,押箱寶也,最後的殺手鐧也。

今取十數則名家醫案,以證明古人用藥,脈證必合看互用,可相合不可相離也,典型在夙昔,無獨有偶,非唱獨角戲,古醫名家盡皆我同夥,與我同吃一鍋飯也。古中醫對脈診倚賴甚重,孫思邈說:「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這道理說得白啊!〈千金方第28〉。古之望聞問切絕非今日常看到的望聞問切。左手拿西醫人體生理學解剖學,右手拿科學中藥成分分析表,「」見病人來了打個招呼,聽「」病患看他有什麼症狀,「」他西醫說這是什麼病,「」摸一下病人的手安慰他一下,讓他不會太擔心,然後翻開藥廠的使用手冊,如果西醫說是糖尿病,就開個六味丸或八味丸,如果西醫說是高血壓,就開個天麻鈎藤飲。如此四診豈是古代名家所言之望聞問切也?

清光緒皇帝醫案脈案

八月三日:施煥請得皇上脈左關尺緩軟帶遲,右關尺略有弦象,兩寸細。腰胯酸掣牽及腿膝俱疼,下焦寒濕,腎氣脾陽均受其困,陰陽樞紐之靈動,氣因之有滯,轉側為難,昨日輕重不定,亥刻至子丑時又覺重。便溏耳響微暈等症皆下寒上熱之現象。論治法總當溫化寒濕,調和氣血為要。僅以上呈。

白蒺藜三錢去刺鹽水炒 。小茴香五分鹽水炒。全當歸二錢。炒枸杞一錢五分。合歡皮四錢。宣木瓜一錢炒。薏苡仁六錢。炙甘草一錢。川牛膝三分炒。引用萆解八分秦艽八分。

八月初四:施煥請得皇上脈兩尺今日又帶數象,左尤細,關寸均軟,又更甚。腰胯酸跳痛輕重不定,此腎氣不足,濕邪流入,絡虛則跳痛,經凝則痠痛。偏右較重者,病在右取諸左也。夜寐不實,此衛氣與營不和。每丑刻便溏,足經之陰陽更當調燮。天涼渴甚,應屬濕燥之徵。微暈化慢又系不足之象。宜調理氣血中兼治濕和絡法,謹以上呈。

白蒺藜二錢去刺鹽水炒 。覆盆子三錢。川續斷一錢五分鹽水炒 。萆解一錢。桑螵蛸二錢。當歸一錢五分酒炒。豨簽草二錢。淮山藥三錢木香水炒。炙甘草八分。引用枸杞根一錢佩蘭葉六葉。

八月初五:施煥請得皇上脈左尺細略帶數,關不勻,右寸關軟,尺弦。腰胯酸跳痛轉為日重夜輕,睡尚安寐,病情由陰出陽,漸次鬆減。唯丑刻大便先乾後溏,食少遲運,天涼反口渴,足徵濕與陰虛相激發燥之現象。耳響較甚,微暈均真寒在下,虛陽未潛。宜溫下清上兼運中法為治,謹以上呈。

川附子四分鹽水炒 。大生地二錢。豨簽草三錢。杭白芍一錢五分桂枝水炒。淮山藥三錢木香水炒。雲茯苓三錢連皮用。川續斷八分鹽水炒 。桑螵蛸二錢。炙甘草八分。引用絲瓜絡六分川牛膝六分酒炒。

八月初六:施煥請得皇上脈左尺今天不數,右尺帶數,左關不弦,右關弦。脈象變幻,即病情不同。夢遺後,腰胯偏右酸跳痛覺重,轉側為難。且昨酉刻大痠痛,脇腹悶脹,至亥刻稍輕,寐亦不實,將遺與遺後現症參差,此即虛虛實實之徵。慢運耳響虛火,均陰陽未和。宜調氣血中兼化濕法,謹以上呈。

雞血藤二錢。旱蓮草一錢五分。桑寄生四錢。淮山藥三錢木香水炒。全當歸一錢五分白酒泡。鍛蚊蛤二錢。杭白芍一錢五分桂枝水炒。左牡蠣二錢鹽水鍛成粉。炙甘草一錢。引用絲瓜絡八分。

【思路探索】

一句:「脈象變幻,即病情不同」,道出了自古以來名醫用藥的不傳秘密心法。老成凋謝,正法湮滅,歪說橫行,只知道看外症而套方者,僅得中醫之皮毛,非得中醫之神髓也。 

【思路探索】

八月初五:臣施煥請得皇上脈左尺今天不數,右尺帶數。一邊數一邊不數,這並非寫錯。一般會認為心臟跳動即脈搏數,所以兩手脈搏數會相同,但臨床上確實會見到兩邊不一樣的。這種現象常見於細微的脈象上,因為細微容易帶澀,澀則不通暢,譬如脈跳兩下,但其中一下不明顯指頭感覺不到,其中一下明顯則指頭感覺到了,所以會感覺一邊數一邊不數或某部脈數某部脈不數。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