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醫理學 9.7:藥王脈學的學習要點(八)‥‥‥外候(外證)不一定與病機平行,四診合參交叉運用直擇法和淘汰法
作者:陳建元
在脈理醫理學第 9 條藥王脈學的學習要點(一)中說過要掌握脈、症狀、證候、疾病四大篇。茲就其原因再做個說明:
不管中醫或西醫,看病的方式都是有兩種,一種是先把病患的表現、資料、體徵、數據蒐集齊全之後,經過分析和歸納兩種思考邏輯,直接做出疾病的病種病機病理判斷,這種方法叫做〝直擇法〞,直擇法是一種平行思考,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譬如患者有頭痛,發熱不高,咳嗽、噴嚏等現象,經過分析之後,直接判斷為上呼吸道感染。
另一種方法是先把病患的表現、資料、體徵、數據蒐集齊全之後,經過分析和歸納兩種思考邏輯後,把這些特徵拿到現有的疾病資料庫中一一比對,淘汰掉特徵不符合的疾病,剩下的就是真正的疾病,這種方法叫做〝淘汰法〞。譬如水腫有心臟性的、腎臟性的、肝臟性的、營養性的、內分泌性的、妊娠性的、特發性的,每一種皆有其特徵,依照這些特徵把一樣一樣排除之後,最後就會留下正確的答案,這也是醫學上常用的方法。
在藥王脈學中,「脈」這篇用的就是〝直擇法〞。「症狀、證候、疾病」這三篇基本上就是資料庫,剛好適用於〝淘汰法〞。所以整個藥王脈學包含了直擇法和淘汰法,而實際運用時,也應該要交叉運用直擇法和淘汰法,這樣對於疾病背後病機的掌握,才能寬度面和深度面都兼顧到。
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呢?這是因為我們認識疾病,往往是從症狀(證候)來認識的,一個疾病讓我們看到的面貌,也往往是先表現出症狀(證候)。症狀(證候)雖然與病機之間有一定的某種關連性,但這種關連性並不是一律都是平行的、對等性的。症狀(證候)與病機之間的關連性是多樣性的,有時是平行的,有時是相反的,有時卻是彎曲的,所以若是看到症狀,就直接與病機劃上對等的關係,這種作法是危險的,也就是說,一般所提倡的抓幾個主證(症狀證候)就來下藥的方式是不完全的,也不是每次都行得通的方式。這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主證(外候)與病機之間並不是一律都是對等的,兩者之間的關連性有「純」也有「雜」,當遇到純的時候,這種對等關係就行得通,當遇到雜的時候,這種對等關係就行不通。
譬如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嗇嗇惡寒、淅淅惡風、鼻鳴乾嘔」這是標準的桂枝證,如果把桂枝湯開給一個主證與病機之間是「純」的人吃(譬如17~18歲的健康年輕人,其餘脈象無恙),很可能一服病退而痊癒。但若把桂枝湯開給一個主證與病機之間是「雜」的人吃(譬如60歲的婦人,比較獨特的地方是唯兩尺脈偏沉細),有可能吃了一個月還不會好。於是開藥的人便迷惑了,以為自己沒有熟讀經典要多多加油,問了老師之後,老師也是白眼說原因是出在於沒有用心體悟,其實都不是(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寫在經典上,而是散見於諸家醫論醫案中),而是沒有考慮到主證與病機之間不一定都是相對平行的,因為老婦人夾了一個兩尺脈偏沉細的病機在內,她的免疫功能甚低,單獨用桂枝湯不一定受用【兩尺脈偏沉細和兩尺正常的人,外感時都可以表現出一模一樣的桂枝證症狀,但因體內環境不同,給相同的桂枝湯,藥物的吸收和回饋是不一樣的,當然治療效果也不同】。
又譬如「口苦、咽乾、目眩皆備」是少陽證,如果把小柴胡湯開給一個主證與病機之間是「純」的人吃(譬如17~18歲的健康年輕人,其餘脈象無恙),很可能也一服病退而痊癒頭也不暈了。但若把小柴胡湯開給一個主證與病機之間是「雜」的人吃(譬如60歲的婦人,比較獨特的地方是唯心脈沉澀細明顯), 有可能吃了一個月還不會好。於是開藥的人便迷惑了,以為仲景亂寫一通,中醫只是花拳繡腿而已(但又敢怒不敢言,悶在心中,迷惑在心中,因為看到老師的醫案都是百發百中,不知道醫案中有三分的功力灌水成十分是很常見的,醫十個好一個壞九個,那九個壞的不寫,那一個好的收集起來集成一冊,絕對是百發百中,此事古今皆然,不必訝異,這種寫法不知道害慘了多少學中醫的,就像電視上的泡麵廣告,看似魚肉豐富,買回來翻開一看卻兩小塊像鼻屎),其實不是,這是因為老婦人夾了一個心脈沉澀細的病機在內,她的心血管功能較低(不正常),瘀塞甚多,如此會嚴重引響到小柴胡湯的終末吸收效果,當然療效不好。況且仲景只說主之,也就是要後學往這個方向去想,並不是要後學死板的去套這個方。【症狀表現雖然相同,但體內環境卻不同,能不加考慮嗎?體內的環境不同而不加「辨證」不加考慮,如何來「論治」?用抓外表幾個主症就開方的方式,真的是辨證論治嗎?還是開西藥式的套方論治?】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的〈大醫精誠論〉中說:「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就是這個道理。
譬如一個〝手足厥冷〞的外候表現時,外感諸病、發熱熱甚、熱入營血、內傷諸臟陽氣虛、濕阻、肝氣滯、亡陽等諸原因,都可以導致這個現象,所以要脈證合參,才能找出真正的病機而正確下藥,若是僅憑外候,遇到〝手足厥冷〞時,一律下以溫陽藥,這是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的。
又譬如一個〝外感發熱〞的外候表現時,外邪鬱滯發熱、陽明發熱、熱結腸道(陽明腑實證)發熱、熱結旁流發熱、濕溫發熱、溫毒發熱、熱入營血發熱等種種不同的機制,都一樣可以導致發熱,如果不細辨脈象上的不同,而僅憑外候,亂套傷寒論的條文,而一律投以白虎湯的話,效果將很有限,這是 因為沒有明辨病機的緣故。
相同的病機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相反的,不同的病機也可能表現出相同的症狀。病機與症狀之間不一定都是平行的對等關係,它們之間可以相反也可以彎曲,有明顯的也有隱藏的,可以一個病機造成幾個不同症狀的,也可以有幾個病機聯合起來才形成一個症狀的。如果單單用抓幾個主症(主證)的方式來看病開方絕對是不夠嚴謹的,因為它們與病機之間不一定有對等的關係。而要大費周章的掌握脈、症狀、證候、疾病四大篇,四診合參交叉運用直擇法和淘汰法的原因,也就是在這邊,因為病機有時是隱匿的,不明顯的,或是聯合的,這時只有把這些方法互相參照,彼此印證思考,才能使病機病情無所遁形。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