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39:膜原的病機解析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你好:我請教一下中醫的問題 ,在學校唸書時有唸到溫病的一個名詞叫做 〝膜原〞,在當時的感覺他跟 "三焦" 的概念差不多 ,但是有關三焦的定義以及生理功能,內難經已經多有提到 ,而 "膜原"只是在溫病中提出的,(我的程度)在這裡要請教一下老師有關他的看法 ,以及在藥王脈學中有這個名詞的存在嗎??大概是在哪部分><"
答:
〝膜原〞是吳又可在《瘟疫論》提出的,依他描述的病位是在皮膚之內,內臟之外。提出的原因是為了解釋在臨床上發現有一類疾病【溫病:較嚴重的流行性感冒(較輕的與傷寒論重疊)、大葉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熱、日本腦炎、腦脊髓膜炎‥‥‥】的表現與傷寒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感冒(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細菌性咽-扁桃腺炎、較輕微的流行性感冒(較重的與溫病重疊)】所說的發病途徑和表現不一樣。
因為這類疾病的初發病時的上呼吸道感染不明顯,所以不能說是太陽。
而壯熱期外的中間過程或末期,又常常會有中溫程度的羈留熱,症狀也不似陽明劇烈,所以也不能說是陽明。
為了描述這種介於兩者之中的一種臨床病理情況,所以使用了一個〝膜原〞的名稱。藥王脈學中沒有特意去用這個名稱,因為五層脈就可以去涵蓋膜原或少陽,直接說脈的那邊出問題更容易切入病機,所以沒有特意去用它。
其實〝膜原〞就是傷寒中的〝少陽〞,兩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膜原大都是熱病,比較容易苔白如積粉而已,這是因為氣機滯澀後,濕留而化燥。為什麼會說它們兩個都一樣呢,因為兩者的脈象表現幾乎都一樣,不是在心位(尤其是肺脈)見到弦細澀,就是在肝脈見到弦脈(尤其在脾位以下諸位置),病機兩個都是氣滯,主藥只有柴胡、黃芩兩味,餘則98條再論。
基本上〝膜原〞不是一個內臟或地方,嚴格的說起來應該指的是〝一種特殊的病裡狀態或證型〞。但如果不好理解,把人由外到裡切成三層,外層是太陽,再來是少陽或膜原,最裡層是陽明這樣認識也可以,好像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但需要知道的是事實上太陽、陽明也只是一種病理狀態的描述,並非病位就一定在人的表層或裡層。)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