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錄 18:脈學探討--中醫要爬起來首重在脈學(一)
作者:陳建元
脉象的即时呈现状态,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是中医最重要的诊治依据之一,对应正在发生的病理,如西医病毒性感冒,(或中医外感中风病)和突发较单纯的疼痛等等不适,即时性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即时脉象的组分,我个人勉强划分了一下,大约由3个部分组成.一,先天个体差异脉1动态.是脉象最基础,也是最难说清楚的一部分,至少包括人体先天脉动态细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随时空变化的共同顺应变化.2形态.以管体的形态分布,质地为主,粗细,长短,曲直,软硬,断 连等等.二,后天生理代谢基础脉.由于人体生理适应性,导致影响即时脉呈现的因素很多,如环境气候,也可以有独立成脉的因素,如饭后,跑步后,性生活后, 妇女月经期间等等.三,病理因素脉.从理论上解析,可能相对简单,具体体验和分析同样异常复杂.1顺从状态.即,激素分泌亢进时脉顺从的必然亢进,消耗病 理后脉顺从的必然弱减等,包括整体和局部,后者可以无限.2应激状态,即,本来人体是丧失消耗,脉象却始终亢进,表象洪大等等.也包括整体和局部,后者无 穷.3复杂状态.前面2者的融合.尤其局部融合.\\\脉象的即时成像,本来是连续的,融合一气的,这样划分只是个人入手分析和表述的方便.也是对部分脉学脉技探索者,提出一个可能的比较对象,多一个思考的内容,角度,比如,很多脉学或脉技常常提到,某点有某一个特异的脉象,可以直接诊断为某病或证或生病理状态,作为学术,我人首先可以打个问号,会那么简单吗?先生也同道,故以为商榷
答:
这种分类法是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中医,这种分法反而更糟糕,因为只能在学术上的分一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病机呢?和临床的配套呢?完全无法联系!因为现代的血管医学还没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如果你从西医的脉管、心脏,血流量要来理解脉学,无疑是在走弯路,肌肉的张力呢?神经的控制呢?内分泌线的作用呢?血液的黏稠度呢?……,这无数的参数都会对脉象产生影响,你难道都不用一并计算吗,单就一条脉管为什么可以分成寸关尺就无法理解。道理是很明显的,从西医的角度切入根本找不到答案,因为只会愈切愈细而已,但细到某种程度之后,根本就无法进行整合,就只能见树不见林了,西医目前最大的困境就在这里,一个老病号常 常逛医院,各科都看各科都拿药,结果药物互相牴触,却没有人出来整合,这是个大问题。
不是只有分析法才叫做科学,归纳法也可以叫做科学,你老婆在生气,你用分析法去分析她的血液、电解质、脑波……,可能几个小时内还得不出个答案。但用归纳法的话,看她臭脸摆出来了,你只要用眼神瞄一下,就知道情势不对了,何其迅速啊!是用归纳法啊,眼睛的角度不对,嘴巴的角度不对……,几个地方归纳合起来答案就出来了,这跟把脉的原理是一致的,几个或几部脉象联合起来看,什么病就出来了。28脉至少是经过千年的沉淀,按脉可以直接联系病机,知道病机就会知道症状,知道几个症状之后,只要把这些症状联合来看,马上就可以对照出这在现代医学中叫做什么疾病,所以按脉知病是可行的。
很多脉学或脉技常常提到,某点有某一个特异的脉象,可以直接诊断为某病或证或生病理状态,作为学术,我人 首先可以打个问号,会那么简单吗?
这当然不简单,有时候并不是某个点,用某个点直接对照疾病名称的方法常常是错误的。
应该如上文所言:按脉可以直接联系病机,知道病机就会知道症状,知道几个症状之后,只要把这些症状联合来看,不够的地方再配合少许的问诊,马上就可以对照出这在现代医学中,叫做什么疾病,所以按脉知病是行得通的,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神奇,其实只是因为古代和现代对疾病的分类法不同而已,但古今中外人体的疾病并没有什么大不同,所以一定可以做翻译的工作,就像英文翻译成中文而已,古代是用病机和症状来掌握疾病的,现代则是用通用病名来掌握疾病,既然如此,依照病机和症状把它们翻译过来就好啰,这有什么困难?按脉能知病很正常啊,不会知道才奇怪喔!
繁體對照:
脈象的即時呈現狀態,所提供的有效資訊,是中醫最重要的診治依據之一,對應正在發生的病理,如西醫病毒性感冒,(或中醫外感中風病)和突發較單純的疼痛等等不適,即時性意義顯得尤為突出。即時脈象的組分,我個人勉強劃分了一下,大約由3個部分組成。
一. 先天個體差異脈:
1. 動態:是脈象最基礎,也是最難說清楚的一部分,至少包括人體先天脈動態細節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隨時空變化的共同順應變化。
2. 形態:以管體的形態分佈,質地為主,粗細,長短,曲直,軟硬,斷連等等。
二. 後天生理代謝基礎脈:
由於人體生理適應性,導致影響即時脈呈現的因素很多,如環境氣候,也可以有獨立成脈的因素,如飯後,跑步後,性生活後,婦女月經期間等等。
三. 病理因素脈:從理論上解析,可能相對簡單,具體體驗和分析同樣異常複雜。
1. 順從狀態:即激素分泌亢進時,脈順從的必然亢進,消耗病理後,脈順從的必然弱減等,包括整體和局部,後者可以無限。
2. 應激狀態:即本來人體是喪失消耗,脈象卻始終亢進,表像洪大等等。也包括整體和局部,後者無窮。
3. 複雜狀態:前面2 者的融合,尤其局部融合。
脈象的即時成像,本來是連續的,融合一氣的,這樣劃分只是個人入手分析和表述的方便。也是對部分脈學脈技探索者,提出一個可能的比較物件,多一個思考的內容、角度,比如,很多脈學或脈技常常提到,某點有某一個特異的脈象,可以直接診斷為某病或證或生病理狀態,作為學術,我人首先可以打個問號,會那麼簡單嗎?先生也同道,故以為商榷。
答:
這種分類法是從西醫的角度來看中醫,這種分法反而更糟糕,因為只能在學術上的分一分,然後就沒有下文了,病機呢?和臨床的配套呢?完全無法聯繫!因為現代的血管醫學還沒有很大的發展,所以如果你從西醫的脈管、心臟,血流量要來理解脈學,無疑是在走彎路,肌肉的張力呢?神經的控制呢?內分泌線的作用呢?血液的黏稠度呢?……,這無數的參數都會對脈象產生影響,你難道都不用一併計算嗎,單就一條脈管為什麼可以分成寸關尺就無法理解。道理是很明顯的,從西醫的角度切入根本找不到答案,因為只會愈切愈細而已,但細到某種程度之後,根本就無法進行整合,就只能見樹不見林了,西醫目前最大的困境就在這裏,一個老病號常常逛醫院,各科都看各科都拿藥,結果藥物互相牴觸,卻沒有人出來整合,這是個大問題。
不是只有分析法才叫做科學,歸納法也可以叫做科學,你老婆在生氣,你用分析法去分析她的血液、電解質、腦波……,可能幾個小時內還得不出個答案。但用歸納法的話,看她臭臉擺出來了,你只要用眼神瞄一下,就知道情勢不對了,何其迅速啊!是用歸納法啊,眼睛的角度不對,嘴巴的角度不對……,幾個地方歸納合起來答案就出來了,這跟把脈的原理是一致的,幾個或幾部脈象聯合起來看,什麼病就出來了。28脈至少是經過千年的沉澱,按脈可以直接聯繫病機,知道病機就會知道症狀,知道幾個症狀之後,只要把這些症狀聯合來看,馬上就可以對照出這在現代醫學中叫做什麼疾病,所以按脈知病是可行的。
很多脈學或脈技常常提到,某點有某一個特異的脈象,可以直接診斷為某病或證或生病理狀態,作為學術,我人首先可以打個問號,會那麼簡單嗎?
這當然不簡單,有時候並不是某個點,用某個點直接對照疾病名稱的方法常常是錯誤的。
應該如上文所言:按脈可以直接聯繫病機,知道病機就會知道症狀,知道幾個症狀之後,只要把這些症狀聯合來看,不夠的地方再配合少許的問診,馬上就可以對照出這在現代醫學中,叫做什麼疾病,所以按脈知病是行得通的,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也不神奇,其實只是因為古代和現代對疾病的分類法不同而已,但古今中外人體的疾病並沒有什麼大不同,所以一定可以做翻譯的工作,就像英文翻譯成中文而已,古代是用病機和症狀來掌握疾病的,現代則是用通用病名來掌握疾病,既然如此,依照病機和症狀把它們翻譯過來就好囉,這有什麼困難?按脈能知病很正常啊,不會知道才奇怪喔!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