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醫理學 22:正確的取脈姿勢
作者:陳建元
「正確的取脈姿勢」指的是病人被取脈時他的體位應該如何?這個體位有兩種,而且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更改。因為這是一個基準點,所有的二十八脈等脈形都是在這個基準點上被相對比較出來的,所以若改了這個基準點,所有的脈象都會失焦變成不準。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公分 就是規定的那麼大,然後我們再用這個一公分去測量其他的東西,如果把這個一公分的基準更改了,那後面的測量就不準。
一個是坐位,手臂平伸。手臂放置的高度約吃飯或寫字恰當的高度為宜。也就是略低於心臟的心尖下方一些些,約5~6公分的地方為標準體位。手臂自然放鬆不能用力,不要和脇肋擠在一齊(臨床常見到),這樣脈管受壓會不準確,要多加注意。其他彎頭歪身、或大聲說話、不停晃動的皆一律糾正,否則無法取準。很多中醫診所病人坐的椅子高低都沒有調整,這會導致手臂高於心臟太多或是低於心臟太多,可以自己試試看這樣摸出來的脈象和標準基準點摸出來的脈像是不一致的,無法取準。關於這一點要多加注意,否則看了半天的脈會變成做白工。
另一個體位是臥位,病人仰臥面朝上,手臂自然垂於側邊,由於這個體位手臂也是略低於心臟的高度,所以也是行的通的體位,這是用於病重無法起身的病人。雖然和坐位還是有一點小小的差別,但是在臨床上看來誤差還是在可以容忍的範圍內,所以這個體位也是可行的。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