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論 15:寧下幾味藥,莫下大雜燴

作者:陳建元

中藥的下法,歷代以來都是以病機為主,按病機來下藥,於是取得較好的療效。近三十年來,由於科學中藥粉的引進,起了很大的變化,是進步也是退步,進步的是改良了劑形而更方便,退步的是引出了大雜燴拜拜式的用藥法,這方加那方,一加四五方,只能依稀開個大概,模模糊糊,不用說治病了,以藥治藥都來不及了,當然整體療效會下降。

這樣開藥一個缺點是無法完全契合病機,或許能記得住那幾罐藥的藥味,但能告訴我各味藥的正確比例是多少嗎?不可能的!一罐藥尚且不知道,幾罐藥合起來更不知道了,既然不知道,那這些藥合起來到底是攻還是補,是專走肺多還是專走腎多,完全模糊想像中,這樣如何提高療效的水平?

有一個缺點是因為藥下的雜沓模糊,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開什麼藥,所以,萬一病醫好了,無法去複製這些經驗在其他人的身上,下一個相同症狀的病人來,雖然開了相同的藥方,但就是不會好,而自己也是百思不解;相反的,如果開出去的藥效不好,也無從檢討起,會一直在相同的地方重複走冤枉的路。這種開藥法,會導致永遠走不進中醫的門徑,只靠幾帖秘方在原地打轉。

另外一個缺點是中途無法隨病機換藥,攻到什麼時候要換補,補到什麼時候要轉攻,或第一個病機已經解決了應該要轉入第二個病機了,完全抓不到準頭,這樣模糊的下藥法根本無從抓到其中的轉捩點,對複雜一點的疾病根本一籌莫展。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