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論 6:很多中藥雖經科學的證實,使用效果卻不佳,為什麼?

作者:陳建元

這是因為很多中藥雖經科學的證實,但使用者並沒有把人體的差異性考慮進去的結果。有的人舌黃膩痰濕,用補就不能太滋膩,有的人面色有血瘀色,用補就要注意兼活血,這是一般學醫的人所必須知道的醫理。

再進一步,同樣是痰濕體質,老人和年輕人又不一樣,老人分泌的消化液較少,吸收慢,神經反應不靈敏,或許還要同時處理加重補氣、補陰和消導。

更進一步,就是要能在脈象的辦證上找出細微的矛盾處和關鍵點,一樣是濕,是肺濕,脾濕,還是腎濕,一樣是瘀,是心瘀?肝瘀?還是腎瘀?

又進一步,若能再分出細中之細,譬如知道肺濕,又知道其比例,那又更進一步了。中藥雖經科學的證實,但每個人的體質,是有差異性,這點也要考慮,效果才會好。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