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概論 21吉益東洞挾傷寒論率先西化中醫,後代起而仿效,造成今日中醫的全面沒落

作者:陳建元

起源於漢代之前,經過清朝的發展,歷代相傳,從漢代相傳至清朝末年的這種中醫,叫做〝傳統中醫〞,傳統中醫偏重脈診(由清代皇宮的資料中,已經把〝醫案〞改成〝脈案〞;御醫每天要向皇上、老佛爺〝請脈〞,就知道古代對於脈診的重視度有多高),由脈診進而貫徹四診,講病因病機,傳統中醫有診斷病理、病情的能力,先求正確的診斷,然後才有正確的用藥。

但是這種中醫相傳至民初之後,隨著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的展開,傳統的中醫被抹煞掉了,雖然經過各界的奔走,中醫被勉強的保留下來,但是這種中醫,已經不是原來的傳統中醫,而是變成西式中醫或偏方中醫了。

日本的中醫在江戶時代,受到了〝蘭學〞日本對當時西方醫術的稱呼)的影響,最先西化,變成西式中醫,西式中醫號稱〝方對應〞,也就是模仿西醫來使用中藥的意思,譬如西醫遇到糖尿病的時候,就是固定吃某個藥;遇到高血壓的時候,就是固定吃某個藥;遇到胃潰瘍的時候,就是吃某個藥,所以我們中醫也要來模仿它,糖尿病就固定吃某帖中醫方劑,高血壓就固定吃某帖中醫方劑,胃潰瘍就固定吃某帖中醫方劑;又因為西藥是一種固定配方,譬如糖尿病的藥物配方,經過西藥廠研究之後,它是一種固定配方(就像肯德基的炸雞、星巴克的咖啡一樣,它們都是一種固定配方),所以我們也要學它,使用中醫方劑的時候,不要修改原方劑的配伍比例;至於傳統中醫的四診、把脈、病因、病機、臟腑、病理……這些東西則一律可丟,因為西醫也沒有使用這些東西啊,所以:

吉益東洞‧醫斷》裡面說:「中醫談把脈是自欺欺人;談臟腑對治病無益;談經絡是妄說;談引經藥是騙人的;談陰陽和治病無關;談病理和治病也無關;《內經》、《難經》都是偽書;本草書籍裡面說的藥物功能都是假的;治病談病因病機都是假的。」

吉益東洞‧東洞遺稿‧復木龍介書》:「如吾醫術,隨)而調劑,不論其因。」(翻譯:我的醫術很簡單,就是看症狀就給方劑,不需要去探討這些症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吉益東洞‧東洞遺稿‧建殊錄》:「諸治唯從見,不取因脈。」(翻譯:治療疾病的時候,看症狀就給方劑就是了,不需要去探討這些症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不需要探討脈象上的差異。)

吉益東洞‧送邨子亨還石洲序》:「疾病醫者,從而施方劑,不論所因,又不論藥之寒熱。」(翻譯:治療疾病的方法,就是看症狀就給方劑而已,不需要去探討這些症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不必管這些藥物的寒性熱性。)

吉益東洞‧復藤玄黛書》:「仲景之處方也,不論藥之寒熱,唯隨而施之。」(翻譯:仲景都是這樣子用藥啊,不必管藥物的寒性熱性,就是看症狀就給方劑而已。)

吉益東洞‧醫斷‧脈候》:「人心之不同,如其面也,脈亦然,夫脈不足以證也。」(翻譯:每個人心性不同,就像每個人的臉長得不一樣,相同的;每個人的脈象也不一樣,所以脈象不能作為診斷疾病的工具。)

日本江戶時代最具代表性、影響後世最深的就是〝古方派〞,而古方派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吉益東洞〞,吉益東洞打的是〝經方醫學〞、〝仲景經方〞、〝中國醫術至仲景之後已絕〞的名號,並以仲景傳承人自居,但其實做的事情卻是亂搞的中醫西化、西式中醫、棄醫存藥的動作,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他所憑藉的,只是當時日本已經逐漸壯大,正急於擺脫中國藩屬的地位,所以有一種〝思變〞的心態而得到支持,吉益東洞更以此自豪,正名為〝漢醫〞,並認為〝漢醫〞已經超越〝中醫〞。

有人問吉益東洞,你這種棄醫存藥的奇怪醫學是從哪邊來的?《吉益東洞‧東洞遺稿‧復市龍介書》中的回答是:「自以降,及,古今二千年來,醫書雖多,與吾聖人之旨不相違者,則全然無有也;但為其無一書、一人可以祖述憲章者,遂乃自我作古,創為一家言也。」(翻譯:從以來到2000年來,醫書雖多,但是沒有人能把聖人的醫書講得清楚,因為找不到有一本書、一個人可以把把聖人的醫書講得清楚,所以我就開宗立派,自己當祖師。)

吉益東洞棄醫存藥、西化中醫的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療效的大幅低弱與民眾的不信賴,到了明治維新之後,在參酌民意、事實認定之後,認為西化中醫並沒有治病的實力,於是整個西化中醫就被廢除掉而畫下休止符,至今仍完全由西醫來接手。

民國初年,國事衰敗,列強環伺,當時的氛圍,凡是國外的,都是好的高檔的,凡是國內的,都是不好的、庸俗的,棄之如敝屣,完完全全的崇洋媚外心態:凡穿長袍的,這就是不科學,穿西裝的,這就是科學;凡是喝豆漿的,這就是不科學,吃薯條漢堡的,這就是科學。而既然當時政府有提出〝取道東洋而學西洋〞的說法,百年以來,從當初的〝胡希恕〞大師到現今的〝黃煌〞大師,留學日本學漢醫的留學生何止數萬?一犬吠形,眾犬吠聲,盲目崇拜,在國外已經實驗失敗的制度或計畫,我們還得意洋洋地拿回來炫耀實行,這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新聞,大批的日本留學生回來之後,身居老師教授要職,把這種錯誤的〝棄醫存藥〞、〝西式中醫〞、〝吃偏方中醫〞、〝西醫概念用中醫方劑〞、〝中醫方劑西用〞、〝醫古方派所倡導的有一組方則選一個方;有兩組方則選兩個方相加;有三組方則選三個方相加;以此類推……〞,在各中醫大學廣為推展,導致今日中醫的全面沒落,恰如一個想修行的人,他的發心是良善的,他想以〝濟公〞為榜樣,但是弄到後來,整天喝得醉醺醺,只學會了愛喝酒的不良嗜好,卻沒學到濟公的神通廣大真本事,搞到後來,連一個最簡單的「病人到底有沒有感冒?」、「病人是傷寒病還是溫病?」,學了100年還不會判斷!非常糟糕。

時至今日,誰看病還在把脈、談病機呢?這種西式中醫,不僅僅是在〝經方方劑〞中使用而已,而是已經擴大成所有的方劑都是這樣子使用的,棄醫存藥,某症套某方,某病套某方,完全學西醫只對症狀、病名來用藥;而對於要治療的主體,該患者的表、裡、寒、熱、虛、實則充耳不聞,無力分析,完全是把中藥方劑,當成是一種西藥配方來使用而已,糖尿病就是套白虎湯、六味地黃丸;高血壓就是套天麻鉤藤飲、鎮肝熄風湯;頭痛就是加川芎、防風;胃痛就是加甘草、白芍……;患者糖尿病+高血壓,那就六味地黃丸+天麻鉤藤飲;患者高血壓兼胃痛,那就鎮肝熄風湯+白芍……;結論就是只要患者的主述愈多,描述愈詳細,結果就是愈多方加起來給患者吃,完全都是西醫的概念來用中藥、棄醫存藥的概念來用中藥,無怪乎無法癒病。而這種用藥法,中醫在瞬間也不用學了,因為只要到書局買一本〝秘方大全〞、〝方劑大全〞,10分鐘之後,人人皆可按圖索驥,對症套方,成為中醫大師。事實上,傳統中醫並不是這樣子用藥的,中藥不同於西藥,它不是特效藥,力道沒有西藥那麼強,所以不能仿效西醫的特效藥使用它,中藥的使用,不只是要〝對病〞而已;而是要〝對病〞又〝對人〞,而且〝對人〞又特別的偏重,藉由多途徑加成的方式,才能取的高超的療效,請參看脈理醫理學 1.8:中醫的治病原理和科學性在哪裡?破解棄醫存藥的迷思

為什麼這種廢醫存藥、西式中式、西醫概念使用方劑是錯誤的呢?因為它離開了要治療的主題——患者,傳統中醫非常重視脈診,因為從脈診上,可以查清楚患者體內的寒熱虛實表裡,傳統中醫把身體分成6大部系,它們叫做肺系(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等)、脾胃系統(消化吸收系統、免疫系統等)、腎陽系統(大腸系統、腦腺系統、腎臟泌尿生殖系統……等)、心系(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肝系(周邊神經系統等)、腎陰系統(腦腺系統、腎臟泌尿生殖系統……等),所以詳查脈診的時候,可以查清楚患者有沒有外感餘邪?各大系統哪邊出現生理異樣或病理異樣?血流有沒有瘀滯(澀脈)?哪個部系夾有毒邪(黏脈)?有沒有過度的生理液瀦留(痰濕)?血液有沒有太稀?(氣虛或氣血兩虛)……等數百種、上千種因子,然後單刀直入,看那邊有問題,就處理什麼地方,這是傳統中醫的優勢和可以治大病的原因。

又為什麼這種廢醫存藥、模仿西醫的西式中式、西醫概念使用方劑的效果甚差呢?這是因為離開了要治療的主體——患者,而自己閉門造車,躲在房間裡面紙上談兵誰要當總統、誰要當縣長,整個中醫根本沒有內容、沒有診斷,就是〝試偏方中醫而已〞(到處蒐集偏方來亂試而已),所以會陷入〝千方易得,一效難求〞(自己試過了就知道)、〝療效不到12成〞、〝中醫師自己大小病都看西醫〞、〝中醫不是用來治病的,它是用來做保養的而已〞、〝中醫只是做保養的,可有可無〞、〝中醫師自己感冒發熱都看西醫〞的窘境,所以不提倡這種學了也是一場空的錯誤中醫。

就是要執方治病,古人的態度也是很嚴謹的,也是要求一帖方劑中的每一味藥物,是要味味對上的,沒有一味是虛設的:

《執方治病論》古人用藥立方,先陳列病症,然後云某方主之。若其症少用出入,則有加減之法,附於後方。可知方中之藥,必與所現之症纖悉皆合,無一味虛設,乃用此方,毫無通融也。又有一病而云某方亦主之者,其方或稍有異同,或竟不同,可知一病並不止一方所能治。今乃病名稍似,而其中之現症全然不同,乃立以此方施治,則其藥皆不對症矣。並有病名雖一,病形相反,亦用此方,則其中盡屬相反之藥矣。總之,欲用古方,必先審病者所患之症,悉與古方前所陳列之症皆合。更檢方中所用之藥,無一不與所現之症相合,然後施用,否則必須加減。

無可加減,則另擇一方,斷不可道聽塗説,聞某方可以治某病,不論其因之異同,症之出入,而冒昧施治。雖所用悉本於古方,而害益大矣。————〈醫學源流論‧徐靈胎

翻譯:

如果翻開方書,看看古人方書中,所記載的套方用藥的方法,就會發現古人會先把病種寫出來,然後在病種的下面,再一一羅列這個病種所夾帶的證候(譬如咳嗽,這是一個範圍很廣的病種,在病種之下,依痰色、咳嗽的劇烈程度、有痰無痰、沙不沙啞、……等兼證,再去區分出火熱咳、外感咳、痰咳、濕咳、陰虛咳……等等不同的證候名目),把這些證候症狀一一羅列出來,最後再附上某方主之,若是羅列的證候症狀稍有出入,則會在方後附上加減的方法,這就是套方用藥的使用規則和程序。由此可知,方劑中的每一味藥,要和羅列的一堆證候症狀一一吻合,沒有一味藥是形同虛設的,然後這個方劑才可以套用,這是絲毫沒有通融的餘地的。因為一個病種,底下可包含一些不同的證候,所以一個病種,主治不是只有一方而已,如果誤以為是同一個病種,就可以用同一方來套用,這是錯誤的;相反的,不同的病種之間,其底下的證候名目,雖然有相類似的,但是因為病種的不同,所以也無法一律通用。總而言之,如果要用古方的話,必需要先審查病患所表現出來的諸多症狀,和古方所陳列的症狀,有沒有一一對上而吻合,更要檢查方劑中的每一味藥,有沒有和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一一對上而吻合,然後才可以施用,否則的話,就必須依照方後所附的加減法,來作加減才可以。

若是方後沒有附上加減法的呢?那就要另找一方來作考量,絕對不可以道聽塗説,聽說某方可以治某病,完全不論其病機病因有沒有符合,外症(外候)的表現有沒有出入,就冒昧的拿來施治,這樣雖然所用的都是悉本於古方,其實傷害力是非常大的。

由上面這些資料,可以很明白的告訴我們,吉益東洞這種味味沒有對上,只是道聽塗説的廢醫存藥、中醫方劑西用、某方可以治某病的異想天開方式,是不堪使用的,也非傳統的中醫面貌,更非什麼仲景面貌,只是假仲景的名諱來抬高自己而已。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一些大師的矇騙,因為現代中醫已經變成西化中醫了,所以很多大師會使出烏賊戰術,講什麼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講什麼中醫要團結,不用區分用藥的方式,要拳頭對外;講什麼簡單有效,才是理想的醫術,套方的療效也是很好啊,一切以療效為依歸(弄些假數據、假醫案,非常盛行);講什麼學中醫如學拳術,只要一門深入,門門都是殊途同歸,其實這些都是打橫炮、江湖話、烏賊話、空話,事實是廢醫存藥,離開了要治療的主體——患者,只在方劑裡面閉門造車做文章,大師會告訴您中醫的精華就是在於這些方劑上面,某帖方劑的配伍是多麼的神妙,某帖方劑的配伍是多麼的高明,但其實這樣的配伍,意義是不大的,因為離開了要治療的主體——患者,沒有為患者量身訂做來使用藥物,只是模仿西醫把中醫方劑西用,療效將只有12成而已。

【某帖方劑的配伍是多麼的神妙,某帖方劑的配伍是多麼的高明,這在方劑學裡面是有的,但這僅是讓我們去理解方劑的配伍類型與意義,進而能夠師其意而不套其方,這樣才是真的舉一反三、懂方劑、會用方劑,譬如〝麻黃湯〞為實證解表,攻大於補的類型總代表,由此便可以推知六部脈實證欲解表時,攻大於補的藥隊該怎麼配伍;譬如〝桂枝湯〞為虛證解表,補大於攻的類型總代表,由此便可以推知氣虛、陰虛、陽虛、血虛等虛證解表時,藥隊該怎麼配伍;譬如〝防風通聖散〞為解表攻下,表裡雙解類型的總代表,由此便可以推知內外證皆急迫的時候,藥隊該如何去配伍……,所謂的方劑學,所謂的古代名方配伍有精義,指的是要學習這些東西,而後才能舉一反三、以一化十,師其意而不套其方,看似無方,其實處處藏著方,斯為用方之善者矣,並不是要您開藥脫離要治療的實體——患者,變成西化中醫亂猜一通,那就差遠了。】

【西藥走特效藥路線是對的,因為它本來就是人工純化的特效藥物;但中藥去模仿西藥,棄醫存藥來走特效藥路線,那就一定是錯的,因為中藥僅是天然草木,本來就不具備人工純化物的特效性質,所以歷代醫家使用這些草木的方法,是利用多環節加成療效的方法,來取得高療效的,請參看脈理醫理學 1.8:中醫的治病原理和科學性在哪裡?破解棄醫存藥的迷思這就是中藥、西藥在使用上的最大差異。】

【事實上,現代的藥廠都是財團,都不是吃素的,在現今找5000種生藥材,才能找出一種堪用藥物的情況下,藥物的開發成本甚高,早就已經上天下海在找了,現代的藥廠是狼是虎,是東廠是土豪,他們是完全不管什麼中藥、西藥、印度藥、美洲藥……的,只要被拿到,就是他們的,檯面上、檯面下找的到的中醫歷代名方、驗方、偏方,早就不知道被多少中、外藥廠,試過多少輪了,如果這種棄醫存藥、中醫方劑西用、用西醫概念使用中藥的方式管用的話,不用說療效有多好,只要強度有個34成療效的話,那就已經嚇死人賺翻了,馬上就被包裝成西藥型態,行銷全世界了,還會呆放在那邊供您慢慢享用嗎?】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