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醫理學 1.8:中醫的治病原理和科學性在哪裡?破解棄醫存藥的迷思

作者:陳建元

或問:我在一些地方,看到有實力的中醫師,確實可以治療大病,像這個樣子

http://gallent18.pixnet.net/blog/post/388765931

http://gallent18.pixnet.net/blog/post/381018050

http://gallent18.pixnet.net/blog/post/383025872

對於這些事情我並不懷疑,我比較懷疑的地方是,有人把這些藥方,拿去做科學實驗或給其他的人吃,但事實上無法治癒其他人的大病或癌症,既然這樣子的話,中醫師是如何利用這些藥物來治病的呢,其科學上的立足點在什麼地方呢?

答:

中藥的治病原理,在 脈理醫理學 15.43:中醫解惑(三十三)‥‥‥中醫用藥和西醫用藥的基本差異點在哪裡?破解棄醫存藥的迷思 已經講過了,那篇先看一下。

西醫走的是特效藥的途徑來取效的,中醫則是先天受限於〝藥物〞的緣故,故用多途徑加成的方式來取效的。下面用範例來說明:

 

範例1普通外感):〈脈圖2177

假設條件:苗人鳳40歲左右90公斤左右,主述是這幾天出現咳嗽、鼻塞、鼻涕、喉嚨痛。

(以下用科中,一日五次。即早餐後服用一次,中餐後服用一次,下午再服用一次,晚餐後服用一次,睡前再服用一次。)

麻黃3          知母2          炙甘草1.5

(依上述比例混合之後,每次服用8克,一日五次。)

【思路探索】:

1. 苗人鳳的外候是這幾天出現咳嗽、鼻塞、鼻涕、喉嚨痛,再看其脈象,肺脈是浮起來的,肺脈浮起而有力主外感,浮弦浮緊則是風寒,脈證互相吻合,故知苗人鳳只是一般普通的外感風寒感冒而已。

2. 故用麻黃解掉肺脈的表寒;炙甘草則緩和發散藥的迅猛性;知母則除掉肺脈第2層的寒鬱化熱。

3. 如果換成現代語言來說明的話,就像表格一那個樣子。

表格一

普通外感

中 醫

西 醫

對病毒的直接殺滅

2分(麻黃

 

對局部病理的糾正

2分(知母

3分(消炎止痛藥

【說明】:

1. 在此案例中假設要超過5分才能痊癒感冒。

2. 在這個例子中,肺脈浮弦用麻黃去解除,這是對病毒的直接殺滅,可以貢獻2分。

3. 肺脈第2層寒鬱化熱用知母去解除,這是對喉嚨附近局部炎性病理的糾正,可以貢獻2分。

4. 因為其他脈部沒有異樣,身體自己的免疫力可以貢獻3分。

5. 2分+2 分+3分大於5分,所以可以痊癒感冒。

6. 這個例子以西醫來下藥的話,因為西醫缺乏抗病毒藥,所以會跟您說感冒沒有藥,只下消炎藥(非類固醇類的消炎止痛藥。用於鎮痛、消炎)來做支持性的療法,其他要靠免疫力來回覆,西醫講的並沒有錯。

7. 在這個例子中,因為患者並無免疫上的問題,所以一樣的,自身免疫力可以貢獻3分,而西藥的消炎藥甚強,可以貢獻3分,3分+3分大於5分,所以可以痊癒感冒。

8. 在這個例子中,可以發現西藥消炎藥較強,但中藥只要懂得利用多途徑加成,協同藥效的威力,一點也不遜色 。

 

範例2虛體外感):〈脈圖2178

假設條件:空虛公子27歲左右60公斤左右,主述是這幾天出現咳嗽、鼻塞、鼻涕、喉嚨痛。

(以下用科中,一日五次。即早餐後服用一次,中餐後服用一次,下午再服用一次,晚餐後服用一次,睡前再服用一次。)

桂枝3          紫蘇5          知母2          炙甘草2

柴胡1          桃仁1          熟地1          淫羊藿1

(依上述比例混合之後,每次服用7克,一日五次。)

【思路探索】:

1. 空虛公子的外候是這幾天出現咳嗽、鼻塞、鼻涕、喉嚨痛,再看其脈象,肺脈是浮起來的,肺脈浮微是風寒外感,脈證互相吻合,故知空虛公子只是一般普通的外感風寒感冒而已。

2. 故用桂枝、紫蘇解掉肺脈的表寒;炙甘草則緩和發散藥的迅猛性;知母則除掉肺脈第2層的寒鬱化熱;桃仁除掉心脈的血瘀;柴胡解掉肝脈的氣滯;熟地、淫羊藿則補益兩尺的不足。

3. 如果換成現代語言來說明的話,就像表格二那個樣子。

表格二

虛體外感

中 醫

西 醫

對病毒的直接殺滅

2分(桂枝、紫蘇

 

對局部病理的糾正

2分(知母

3分(消炎止痛藥

對腸胃吸收紊亂的糾正

1分(炙甘草

 

對血液循環的糾正

1分(桃仁

 

對神經調控的糾正

1分(柴胡

 

對高級中樞神經的糾正

1分(熟地、羊藿

 

對免疫系統的糾正

2分(炙甘草、桃仁、柴胡、熟地、羊藿

 

【說明】:

1. 虛體感冒是指有一類體質素質差的人,常常不斷的在感冒,其脈象上伴隨多處虛損為特徵,謂之虛體感冒。

2. 此案例中假設要超過5分才能痊癒虛體感冒。

3. 在這個例子中,肺脈浮微用桂枝、紫蘇去解除,這是對病毒的直接殺滅,可以貢獻2分。

4. 肺脈第2層寒鬱化熱用知母去解除,這是對喉嚨附近局部炎性病理的糾正,可以貢獻2 分。

5. 對腸胃吸收紊亂的糾正,可以讓腸胃對藥物、食物正常吸收,如此藥物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對食物正常吸收則能提供身體各處正常的養分,如此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1分。

6. 心脈有澀脈,代表該處血液循環的不通暢,而身體的免疫能力,又賴血液循環的通暢,才能發揮到最大作用,故糾正血液循環的不通暢,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1分。

7. 肝脈氣滯,代表神經系統的調控不靈敏、紊亂,人體內的血管開闔、內分泌的分配,基本上都是由神經系統來調控的,校正體內神經系統的調控不靈敏、紊亂,可穩定整個內在環境,如此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1分。

8. 大腦又控制著自主神經系統,兩尺的不足,是大腦對其調控的不靈敏、紊亂;校正兩尺的異樣,可以穩定大腦對其調控,如此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1分。

9. 而各部脈的脈象,又同時代表著該部的免疫能力、防禦能力,對六部脈的的校正,能使該處的免疫能力、防禦能力,發揮到最大值,如此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2分。

10.很明顯的,遇到這種病人時,西醫也很頭大,雖然西醫有較強的消炎藥,但若是病人的免疫力上不來的話,結果就是變成慢性拖延;中醫則是利用多途徑加成協同的方式,雖然中藥的強度不是很強,但經由多途徑加成協同的方式,同時殺滅病毒、校正免疫能力、防禦能力、校正身體各個生理環節的紊亂、校正局部的病理結構(此項等同西醫的支持性療法、對症療法),組合起來的威力就會非常大。

 

範例3骨折血瘀:〈脈圖2179

假設條件:劉姥姥76歲左右80公斤左右,2個禮拜前因被絆倒而左腿骨折,左腿股骨與髕骨銜接處斷裂,股骨往髕骨處插入,因斷裂處在關節而無法用鋼釘固定,所以只有麻醉手術後拉出復位而已,除了開些止痛藥之外,別無他法,只能任其自然復原而已。

(以下用科中。一日四次,即早餐後服用一次,中餐後服用一次,晚餐後服用一次,睡前再服用一次。)

乳香5          沒藥5          桃仁2          蒲黃3

牛膝2          玉竹1          沙參1             生地1

當歸1          熟地1          製附子1    茯苓2

(依上述比例混合之後,每次服用7克,一日四次。)

【思路探索】:

1. 雖然骨折是嚴重的外科傷害,但依照脈象來看,並無出現代表疼痛的沉緊脈之類的脈象,可見劉姥姥目前的情況尚能忍受,並無劇烈的疼痛。

2. 故用乳香、沒藥、桃仁活血去瘀;因為新傷未久,恐怕尚有出血的可能性,故再加蒲黃止血活血;血不利則為水,故用茯苓燥濕;牛膝引到膝腳以加強療效;整體脈勢以浮直狀態為主,而且舌頭瘦長而紅,顯示患者的體質是素體陰虛為主,故用玉竹、沙參、生地、當歸、熟地補益兩寸兩關的陰分;尺脈浮微,用製附子、熟地補益兩尺的陰陽兩虛。

3. 如果換成現代語言來說明的話,就像表格三那個樣子。

表格三

骨折瘀血

中 醫

西 醫

對瘀血的直接消散

2分(乳、沒、桃、蒲、牛、當

 

對局部病理的糾正

2分(茯、乳、沒、桃、蒲、牛、當

3分(消炎止痛藥

對免疫系統的糾正

2分(玉、沙、生、當、熟、淫

 

對身體恢復力的糾正

2分(玉、沙、生、當、熟、淫

 

【說明】:

1. 骨折的部位必然有大片的瘀血,乳、沒、桃、蒲、牛、當這些東西可以促進瘀血的直接分解與消散,對疾病的痊癒可以貢獻2分。

2. 骨折部位會有水腫、充血、非感染性炎症等病理結構的存在,茯、乳、沒、桃、蒲、牛、當這些東西可以對局部病理直接糾正,對疾病的痊癒可以貢獻2分。

3. 骨折部位的水腫、充血、瘀血,必須靠免疫系統來吸收掉,才能去瘀生新,所以校正免疫系統對疾病的痊癒可以貢獻2分。

4. 陰虛是一種不正常的病理異樣,糾正兩寸兩關的陰虛與兩尺的陰陽兩虛,是對身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做同時的校正,這能讓〝內在環境(細胞外液)〞維持在最佳狀態,這時身體的恢復力最強,所以對疾病的痊癒可以貢獻2分。

 

範例4癌症):〈脈圖2180

假設條件:滅絕師太45歲左右65公斤左右,嗆咳、乾咳、呼吸氣急一段時間了,上大醫院檢查而意外發現肺癌。

(以下用科中。一日四次,即早餐後服用一次,中餐後服用一次,晚餐後服用一次,睡前再服用一次。)

三稜2          莪術2           茯苓3          七葉蓮3

龍葵4          蜈蚣1           浮海石1      丁香1

黨參2          桃仁1            熟地2         製附子2

(依上述比例混合之後,每次服用7克,一日四次。)

【思路探索】:

1. 以三稜、莪術、茯苓、七葉蓮、龍葵、 蜈蚣、浮海石、丁香解除肺脈的癌脈;黨參補益脾脈的氣虛;桃仁解掉心脈、肝脈的澀脈;熟地、製附子補益兩尺脈的陰陽兩虛;癌脈若是逐漸消除之後,則轉以校正各部脈的異樣為主。

2. 如果換成現代語言來說明的話,就像表格四那個樣子。

表格四

癌症

中 醫

西 醫

對癌腫的直接攻擊

2分(三、莪、七、龍、蜈、浮、丁

5分(開刀、放化療

對局部病理的糾正

2分(茯、三、莪、七、龍

3分(消炎止痛藥

對腸胃吸收紊亂的糾正

1分(黨參

 

對血液循環的糾正

1分(桃仁

 

對免疫系統的糾正

3分(黨參、熟地、製附子

 

對高級中樞神經的糾正

1分(熟地、製附子

 

對身體恢復力的糾正

1分(黨、桃、熟地、製附子

 

【說明】:

1. 古中醫對消除積塊、岩塊有摸索出一套方法,三稜、莪術、茯苓、七葉蓮、龍葵、 蜈蚣、浮海石、丁香這些是對積塊、岩塊的聯合攻擊,所以可以貢獻2分。

2. 癌塊大到一個程度,就會對周圍組織造成壓迫而局部出現水腫、充血、炎症、代謝障礙、循環障礙等病理結構,茯苓、三稜、莪術、七葉蓮、龍葵這些是直接校正這些病理結構,所以可以貢獻2分。

3. 黨參校正腸胃的吸收紊亂,各組織因此能獲得充足的營養而維持在穩態,所以對於疾病的痊癒可貢獻1

4. 桃仁糾正心脈、肝脈的血循障礙,如此免疫系統利用無障礙的血循,才能發揮到最大值,所以校正血循障礙對於疾病的痊癒可貢獻1分。

5. 黨參、熟地、製附子糾正相應部位的免疫低弱與紊亂,對於疾病的痊癒可貢獻3分,為什麼我在這邊把比重寫到3分那麼重呢?這是因為癌脈若是逐漸消除之後,用藥則要轉成校正各部脈的異樣與免疫為主,現代的生理學、病理學都告訴我們,癌症主要是免疫的問題(近代開始把癌症歸類在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有監控與辨識敵我的能力,而人的細胞因為要汰舊換新(大部分的細胞都有固定的生命週期),每天都必須複製龐大數量的細胞來汰舊換新,而這些細胞中的某個比例,本來就是有問題的癌細胞(像是工廠會有一定比例的瑕疵品一樣),全賴免疫細胞的監控、辨識,並將之吞噬掉,所以正常人的身體內,雖然每天都有癌細胞的產生,但是並不會因此坐大而累積成癌腫;相反的,若是免疫低弱或是紊亂,辨識敵我的能力下降而無法正確監控並將其消滅的話,放任的後果就是逐漸坐大而成癌腫;相反的,治療癌症不回歸免疫問題的話,開刀化療並不是究竟,這是因為癌細胞是殺不完的,只要有複製,就必定有癌細胞,只要免疫不恢復,癌細胞就必定坐大,這是沒完沒了的,並不是用〝殺光〞的概念可以去處理的。

6. 尺脈與大腦高級中樞有關聯性,校正兩尺的異樣,可穩定大腦對其他神經的調控,如此有利於對抗疾病,可以貢獻1分。

7. 糾正各部脈的異樣,是對身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同時校正,這能讓〝內在環境(細胞外液)〞維持在最佳狀態,這時身體的恢復力最強,所以對疾病的痊癒可以貢獻2分。

 

威力強大的古中醫

經由上述這些範例,透過現代病理學、生理學來說明,我們可以知道古代中醫是如何利用這些藥物來治病的,其科學上的立足點是很明顯的,乃是透過多途徑加成的手法來取得不可思議的療效的,自《黃帝內經》以來,形成了脈證系統,尤其脈診經過了千年來無數醫家的校正與完善,建立了完整的脈診系統,可以由脈象上去窺探人體中的各種病理結構(病機)來加以糾正,同時殺滅病毒、解除局部病理、調控腸胃的吸收以為後援、調控血流的順暢度、調整神經的靈敏度、調整免疫能力的反應性……,分開的時候,各個環節都無法單獨取效,但是加成起來,就會出現強大的威力,甚至可以輕易地走到現代醫學達不到的地方,古代所謂的扁鵲飲上池水,能洞見五臟而治病的說法,其實只是精操脈診的緣故而已,並不是真有那個水的意思。

 

中醫最厲害的東西是〝醫〞,並不是〝藥〞

由上面這些範例可以知道中醫厲害的東西,是在〝醫〞而不是在〝藥〞,中醫的藥通常都不強,只是中醫的醫強,所以藉由醫,把這些不強的藥物橫向協同起來,便會加成強大的威力,這即是中醫的本質。

 

搞不清中醫本質的藥物檢驗

很多人想研究中醫,但因為對中醫本質認識不清,所以往往方向錯誤而得不到正確的答案,譬如這些例子中,有人發現中醫竟然能治癒癌症,所以就把表格四中的部分藥物,或是全部的藥物都拿去科學提煉,希望能提煉出一律通用的抗癌藥,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上面的表格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中醫的藥效都不強,提煉出來的東西確實有抗癌的能力,但那種強度是不會令人滿意的,所以往這個方向來期待,一開始就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另外這帖藥A患者吃了有效,就想說B患者吃了也是會有效,這在中藥裡面也是行不通的,行不通的原理同上,A患者吃了有效是因為那個藥帖是根據A的病理結構來配置的,B患者未必有相同的病理結構,所以吃了無效。很多人對中醫的本質並不瞭解,一直用西藥的概念來套用它,也就是想在一堆藥效不強的藥物中,硬要去尋找出藥效甚強而能通用的特效藥,這是永遠找不到的(很可惜的,現在的中醫研究,幾乎花大把的錢,然後走這種錯誤的路線),結果因為自己找不到,接著就大言不慚的宣稱:「中醫裡面沒有這種藥,有的話早就得諾貝爾獎了。」卻不知道藥不是這麼用的,這些個別藥效不強的藥物,人家古中醫是橫向協同起來使它用他們的,如同兩根竹子一條牛筋,用來打人不怎麼樣,但組合成弓箭便能射死人。嚴格來說,並非所有的中藥都不通用的,譬如很多的外科用藥就可以通用,但其餘高達9成以上的用藥是不通用的,需要個別量身訂做

 

兩種錯誤的中西亂套,歷史上有兩次棄醫存藥的自廢武功、自我閹割,而且目前都還在進行中

近代中醫的沒落,主要導源於兩種錯誤的中藥西用、中西亂套,棄醫存藥而自廢武功。

日本人比中國人更重視「秘傳」,秘傳的結果,到了江戶中末期,對中醫脈證能掌握的醫者已經甚少,而江戶中末期,是日本與西洋文化接觸,大力改革的年代,到了這個年代,已經甚少有人會病機、脈證這些技術了,於是以〝吉益東洞〞為中心人物的前後醫家,結合西洋醫術的概念,對中醫做出了改革,號稱〝漢醫不等於中醫〞、〝漢醫高於中醫〞,事實上,改革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對《黃帝內經》到清朝的所有醫家,先從頭到尾的罵一遍都是垃圾,然後把病機、脈證、醫理醫則說成廢物,然後搬出仲景,接著自己以仲景的傳人自居,把《傷寒論》當成一本湯頭歌訣,反正就是把它背熟,臨床看到有類似的症狀描述,就捕風捉影的亂套一通,就這樣,沒了,號稱這樣子叫做踏實用藥、理性用藥、實證醫學、科學用藥,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影響較大的棄醫存藥而自廢武功,這種概念是亂套西藥的概念來的,既然西藥找的都是一種通用的特效藥,想必《傷寒論》也必然如此,《傷寒論》中的一帖藥就是一種秘方而大家通用,用法和使用西藥是一致的,如此一來,也就走入了誤區,因為對中醫的認識不清,〝吉益東洞〞等醫家的改革,造成了療效的普遍低弱(這等於亂套一通,不是多出來一堆不相干的藥,就是少掉一堆必需的藥,療效怎麼會高?了不起23成而已,歷代醫家早已叮嚀到耳朵都長繭了,請參考基礎概論 45:正統中醫歷代諸家的心法軌跡——你學的是正統中醫嗎?(一)),譬如日本14代幕府將軍德川家茂21歲死亡,其妻御台所和宮親子32歲死亡,兩人都只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1,腳氣病引起心臟病而死亡,因為療效的普遍低弱,民眾也失去信心,故在明治維新之後,也就順理成章的把漢醫革除掉了,這是日本漢醫的大致歷史。

但是在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史中,國人對自己沒信心,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之後,認識到日本是強國,初大批如洪濤湧出般的留學生(當時因為受到列強的欺負,故有取道日本以認識西方的策略),東渡日本又去把這種錯誤的儒學漢醫學回來在學校推展開來後,造成了近代中醫的逐漸沒落,君不見這些人,開口閉口就是我們學經方的怎樣怎樣,先把歷代醫家罵一遍,再來把脈理、醫理看成廢物,然後搬出仲景,接著以仲景傳人自居,自視甚高,以為高人一等,身為博士、教授,為了鞏固自己的學術地位,死也不肯認錯,義憤填膺,目空一切,著幾件好衣服寫一些假醫案,虛構漢醫才是科學的、實證的、理性的,我們應該向其大力學習,雖然目前經方班、培訓班辦得紅火又如何,誤導後學而已(因為這種方式根本不用學,或是背一背而已很容易學,迎合現代人走捷徑短期速成大師的口味,培訓班自然辦得火熱)。 

另外一次的中西亂套、棄醫存藥而自廢武功則是普遍發生在中醫學校裡面,學校的人力物力不足,很難教授學生中醫是怎麼回事,又因為中醫系所教的內容,主要是以西醫為主,學生自然套用西藥的概念來使用中藥,脈證醫理這些東西既然學校都沒有教,最後自然變成棄醫存藥,也就是說古中醫到底是怎麼用藥的我不清楚,所以這部份我也是學〝吉益東洞〞把它整個捨棄掉,於是就只剩下藥的這個部分可以用,變成專門蒐集某某藥有什麼科學成分,所以肚子痛時可用它;某某藥有什麼科學成分,所以頭痛時可用它;某某藥有什麼科學成分,所以黃疸時可用它;以為這樣子就是很科學,但事實上,一點都不科學,因為不會使用脈證,所以這些強度較弱的中藥無法加成協同起來,如此便完全沒有中醫的威力,只是吃保養的可有可無藥物而已,與其要這樣子使用中藥,不如直接用西藥還比較快。

 

伊波拉病毒的疑問

或問:伊波拉病毒來襲,舉世無藥,中醫可以治療嗎?

答:

如果摸清楚上面的那些範例,自然知道中醫能不能治療!歷代醫家摸了千餘年,厲害的就是可以藉由脈證這些工具,來查明身體上的各種病理結構,並使用藥物去校正偏差,這就是所謂的中醫。只要懂脈證,今天對於局部病理的糾正(伊波拉會出血),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的協同整合都沒問題,可以發揮到最大的極致,所以剩下的,就是金銀花、蒲公英、連翹……這些解毒藥可以砍病毒幾成的問題了,基本上如果病毒是10 分的話,這些解毒藥只要能助我砍病毒 3分力道的話,伊波拉病毒便能被中醫所治癒(不需要尋找可以砍伊波拉病毒 89分的特效藥)。至於病毒變種的問題,在中醫裡面較不忌諱,藥草畢竟都算是高等植物,病毒再怎麼變,也不可能在千百年內就演化成細胞、動物(這是生物界無法跨越的鴻溝),所以逃離不了藥草的涵蓋面。

 

病家歡迎,藥廠不歡迎

事實上,傳統中醫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的話,是一種病家歡迎,而藥廠不歡迎的技術,因為從脈證上(尤其是脈象上),可以觀察到各種病理結構而予以校正或解除掉,所以厲害的醫家,對大多數的疾病,是可以做到根治程度的,這意味著患者不用再吃藥了;但是現代的藥廠,尤其歐美的藥廠,基本上都是資本主義為宗旨的藥廠,它們可不希望有一種方法可以根治,最好病人可以吃藥一輩子,這樣子才能賺您一輩子的錢,如果有一種技術,能把大多數的慢性病都根治,也能把醫院的一半病人都治癒趕回家,則這種醫術,會受到病家的歡迎,但是會受到藥廠、醫院的打壓。

 

對方劑的迷惑與誤解

對方劑的迷惑與誤解,是指因為對於中醫本質的認識不清,所以對於方書裡面所附的方劑,產生了迷惑與誤解,就像〝吉益東洞〞等人,因為被西醫用藥的概念牽著走,以為中藥也是一種特效藥,自然走上棄醫存藥的途徑,因為覺得〝醫〞不是重點,自然覺得方書裡面所附的〝方劑〞才是重點,因為模仿西醫的用藥模式,而西醫用藥是特效藥,都是有固定配方的,所以自然的認為《傷寒論》中所附的方劑,也是一樣的道理,算是一種固定配方不能更動,接著自然就會主張整方去套用它,最好不要更動裡面的成分、比例,這種概念是這樣子來的,完全是一種棄醫存藥,學西醫特效藥的概念,把方劑看成一種秘方、固定配方的概念來使用它的;又看週遭的西洋用品,譬如洋菸有很多種,某些牌子味道佳,某些牌子味道差,譬如洋果子有很多種,某些牌子味道佳,某些牌子味道差,究其根源,乃是因為各家的配方、秘方不同,於是更加堅定地認為這種概念沒有錯,接著就開始生出分別心,所以力主仲景的配方較佳,後代醫家的配方較差,所以後代醫家的配方可以捨棄,當然,因為把方劑視為是一種祕密配方,所以不可以去更動配方裡面的配伍比例(即主張要整方套用的意思)。

事實上,很明顯的,只要認清中藥的本質,基本上都不是特效藥,只是一些效力較弱的藥草天然藥物都是這種特性,少數除外),中醫的強,在於利用中醫的〝醫〞,藉由脈證系統,同時校正病人的各個病理環節、生理環節,藉著同時協同加成起來,才會產生強大的威力,所以使用中藥的秘訣,在於要根據每個病患的病理結構不同而加以量身訂做,才會產生強大的威力,認清中醫的本質,就不會對方劑產生迷惑與誤解。

對於方劑的概念,歷代醫家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方劑只是一個大方向的指引【請參考基礎概論 45:正統中醫歷代諸家的心法軌跡——你學的是正統中醫嗎?(一)】,也即方書中所附的方劑,只是指個大方向而已(包括教科書裡面所附的方劑,也都是這個概念),真的要使用的時候,則是需要依照患者個別不同的病理狀況、生理狀況來做加減的,所以中醫有:「不難在用藥,而難在加減」之說,又有:「千方易得,一效難求」之言,這是因為中藥並不是一種特效藥,而是把力道較弱藥草協同起來作用的概念,正因為要取得協同加成,所以方劑必然不是一種固定配方,而是要隨著病患個別不同的病理、生理,來做出量身訂做的動作,才能取得最佳的協同加成效果,如果您不懂脈證而無法對患者量身訂做,只是拿著固定的成方,像使用西藥那個樣子,把它當成一種固定配方來亂套,這是沒有用的,療效起不來就是起不來,用來醫療病人,必然是倖中者少,被耽誤者多而已。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