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概論 90:藥量不足的問題
作者:陳建元
或問:falo老師您好,實在感佩您對中醫的用心,但是學生在診所用藥時遇到一個困難,由於診所規定科中劑量只允許15克,和陳老師這邊 脈理醫理學 61.2:藥王脈學重要藥理規則‥‥‥常規的科中給藥劑量表 建議的歷代使用劑量差很多,所以藥效並不好,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
答:
科中這套系統,本來就是從日本複製過來的,在日本的話,漢藥一律都是由西醫師來開藥的,那是在有給西藥的前提下,另外再開幾個方劑來吃保養或吃安慰的,所以開的劑量都很少;譬如感冒的時候先開給西藥,然後再開些川貝枇杷膏、龍角散之類來輔助一下。台灣把科中那套系統從日本複製過來之後,使用的藥量也跟著複製過來而變成一般的常規,但其實那種用藥劑量都在邊緣了(大約傳統劑量的一半的話,就在無效的邊緣了),也就是藥物開對了,效果也很差,反而讓中醫師背負庸醫的罪名,因為要給西醫開方方便的緣故,所以中藥在日本幾乎都是以〝方〞為單位來開藥的(台灣衛生署有一陣子也想立法讓西醫可以開中藥,因為日本能,為什麼台灣不能?),在日本的情況,因為中藥只是用來陪襯的,所以開的劑量很少。
參考日本的情況之後,目前健保局能提供的藥費,就是每日30元,所以診所只好規定每日劑量不可超過15~16克左右,以免造成賠錢狀況,但是這種規定,並非合理的規定,依照藥廠給的資料(5倍濃縮)換算成水藥的話,等於規定每日對每個病人的水藥只允許開一兩左右而已,試問:中醫自古以來有這種離譜的規定嗎?也即規定每個病人只准開3味藥,每味3錢而已,事實上只要翻翻歷代醫案,就會發現開的藥物都比這個重,每個病人開7~12味藥,每味藥3錢左右,這才是正常的常規(重病、急病時還要加重劑量),而這種打了5折,甚至2.5折的劑量,濃度根本不夠而治不了人(除非體重很輕的另當別論),所以說這種規定,並不是正確的,歷代醫師給的標準劑量,以這個 脈理醫理學 61.2:藥王脈學重要藥理規則‥‥‥常規的科中給藥劑量表 才是正確的。
當然,或許有人不信邪,認為歷代醫師可能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才是對的,那也無妨,何不自己去試試幾年,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所以說對於這個劑量的問題,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嗎?其實是沒有補救的方法的,除非跟老闆講好,臨床會開水藥與粉藥兩種型態,用開水藥賺的錢去補貼粉藥的損失,老闆才會同意;要不然就是自己獨立出來看自費,開的克數就可以不受限制……劑量的問題,只能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辨證正確,劑量又正確,效果就會出來,這是良性循環成為名醫、明醫而門庭若市;辨證正確,劑量不足,效果一樣出不來,惡性循環的結果,不但背負庸醫的不白之冤,而且門可羅雀,到底要走哪一條路,這些問題是需要思考的。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