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推演 16:曹穎甫經方實驗錄醫案

作者:陳建元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14葛根湯證                 

予昔在西門內中學專校授課,無暇為人治病,故出診之日常少。光華眼鏡公司有姓少年,其歲八月,臥病四五日,昏不知人。其兄欲送之歸,延予診視以決之。余往診,日將暮。病者臥榻在樓上,悄無聲息。余就病榻詢之,形無寒熱,項背痛,不能自轉側。診其脈,右三部弦緊而浮,左三部不見浮象,按之則緊,心雖知為太陽傷寒,而左脈不類。時其兄赴樓下取火,少頃至。予曰:「乃弟沉溺於酒色者乎?」其兄曰:「否,唯春間在汕頭一月,聞頗荒唐,宿某妓家,揮金且甚鉅。」予曰:「此其是矣。」今按其左脈不浮,是陰分不足,不能外應太陽也然其舌苔必抽心,視之,果然。予用:

葛根 2錢 桂枝 1錢 麻黃 8分 白芍 2錢 炙草 1錢 紅棗 5枚 生薑 3

予微語其兄曰:「服後,微汗出,則癒。若不汗,則非予所敢知也。」臨行予又恐其陰液不足,不能達汗於表,今予藥中加粳米一酒杯,遂返寓。明早,余往應之,六脈俱和。詢之,病者曰:「五日不曾熟睡,昨服藥得微汗,不覺睡去。比醒時,體甚舒暢,亦不知病於何時去也。」隨請開調理方。予曰:「不需也,靜養二三日足矣。」聞其人七日後,即往漢口經商云。

 

【思路探索】

曹穎甫一般是公推的經方大師,經方實驗錄亦開宗明義的寫說仲景書是一本「脈證」的書。看右三部弦緊而浮,左三部不見浮象,按之則緊,心雖知為太陽傷寒,而左脈不類。一句話已經是由脈斷證,因為症合而脈不合,所以覺得奇怪,必須再找原因,可知師對仲景方的運用是正確的,又可知用仲景方脈證需合看,不能單憑問症,亦非時醫所言之用仲景方不用加減也。

【思路探索】

外感小病,很少初起即6脈俱浮,是有一個過程的,錯誤的宋本傷寒例引人入迷宮。參看第50條一脈傳六規律

【思路探索】

仲景書既然是脈證的書,脈法規則不懂則很難自由使用,如上述的師遇到脈一邊浮一邊沉,已經陷入困擾不知如何判斷應變。病雖痊癒,卻痊癒得糊塗,並不在醫師的掌控之內。病人左脈沉下而緊,並非陰虛,而是氣陰兩虛,舌雖抽心為陰虛,脈卻不同意,況病人生病已經多日,陰虛之脈當浮大,不會沉下,今沉下者,是陰虛兼氣虛,所以浮上的陰虛脈又沉下矣,正確的講,左脈應該是氣陰兩虛兼夾氣滯,氣陰兩虛中,又以氣虛為重。脈既辨明,自然有藥,左脈的問題只要補入少量當歸、杜仲、黨參即可補其氣陰。師用粳米是多餘的,因為粳米主入右手脈,並非主入左手脈,只是能稍壯胃氣陰而已。幸方中 桂枝+麻黃 的發散總份量較輕,小於其他補養藥的份量,白芍相對偏重,故尚能稍引炙甘草之入左手補心之氣、白芍補肝之陰,多少對左手有些助益,故尚能過關。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