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問答錄 10:用藥藥理問題解析

作者:陳建元

陳老師好:

臨床上感覺,當歸用在病人身上,很容易上火,而且還不遵循小隨大走的規律,在大隊的清熱解毒藥中,只加少量(0 .2g)也會在服用幾天後引起眼目紅赤,澀痛,目淚黏稠,或咽哽作痛,即使跟在生地、白芍、赤芍、膽草之後也是如此;平常使用更是每用必然頭痛昏脹、口乾口瘡、便秘痔腫、煩躁不寐、皮膚起疹搔癢紅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平時對此藥總是有一種戒慎恐懼的感覺;在脈案(一)唐伯虎例,因風寒轉風熱,肝陰受損,脈形偏細,老師用了熟地,當歸二藥;脈案(七)魯智深例,在攻補比例原則下,更是小用,大用,自由用;其中密意:除了脈象的判別外,是否還包括當時的病理狀態,和某些醫理的融入和配合?

個人感覺:如要精準使用一味藥,好像除了讀書查典,以身試藥(如張錫純楊華亭),及結合脈象以外,好像還缺了某些功課沒有做,因為若只憑上列三種條件,對於某些藥物可能足可掌握,而某些藥物可能還有肓點,例如[當歸];或者是說,讀書,限於學力,體會不深,試藥,因各人秉賦不同,反應也會有差異,如張錫純試石膏,未必每個人都可大劑服用,至於脈象,更是汪洋大海,無人引渡難為濟。

總之,從當歸說起,以及魯智深例的連翹重用至兩,小子只能一旁做瞠目結舌之浩嘆罷!或者,從當歸做一個起點,到底要準備那些功課才能掌握得好藥物的使用呢?謝謝!

答:

背症狀套死方只是招數架勢,學證學脈學法才是內功心法訣竅,手上能有幾百斤的內勁力氣,招式只有正拳也打得人吐血,手無縛雞捧磚之力,怎樣精妙的招式難免終歸花拳繡腿,俗云:蛇無頭不前進是也。蓋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學醫不學脈,等於丟王牌也。

這個問題還是要回歸脈法,學醫的一開始,藥物就應該要結合脈象,而不是單獨獨立(結合脈象時,讀書查典,以身試藥這兩件事也會同時具備),譬如自己感冒肺脈肺位浮緊,肺脈脾位洪大,脾脈虛弱,那可開麻黃、石膏、炙甘草三味藥即可。看麻黃入肺脈後,肺脈肺位浮緊有沒有變成沒那麼緊?石膏入肺脈後,肺脈脾位洪大有沒有漸漸消失?看炙甘草入脾脈後,脾脈虛弱有沒有改善些?下藥的同時等於在做藥物與脈理醫裡對應聯繫的反餽練習。

這不是單獨自己試藥即可(一個人一生有多少時間?能得幾種病?能試幾種藥?),而是不管看自己或看別人,隨時都是要像這樣找出病機、脈、醫理、藥理合成一體來看,這樣每看一次,就加深一次藥物與病理脈理上的實際聯繫,漸漸自然能修正藥書上與實際上的落差錯誤,並能體會到藥書上所記載的真正意義,這樣指下明白,心中雪亮,筆下就更清楚。若不是如此,一不知脈,二不知藥,更不知脈與藥的相對應性,只是依症狀套方,不用說學一年,就是學一輩子,也掌握不到病機和藥理,這次有效,下次變成沒效,下下次又變有效,迷迷糊糊的如在迷宮,功力不可能進步,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要往何處走?

其中密意:除了脈象的判別外,是否還包括當時的病理狀態,和某些醫理的融入和配合?

當然要,好像在某些問答或條目中有講過,脈理→→→醫理(這部分現代也都不講、藥王脈學中會補)→→藥物(下藥)。在脈理醫理學 46 條時會再專文提出申論。

臨床上感覺,當歸用在病人身上,很容易上火,而且還不遵循小隨大走的規律,在大隊的清熱解毒藥中,只加少量(0 .2g)也會在服用幾天後引起眼目紅赤,澀痛,目淚黏稠,或咽哽作痛,即使跟在生地、白芍、赤芍、膽草之後也是如此;平常使用更是每用必然頭痛昏脹、口乾口瘡、便秘痔腫、煩躁不寐、皮膚起疹搔癢紅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平時對此藥總是有一種戒慎恐懼的感覺;

這些症狀幾乎都是標準的上火(即補不進去被反彈回來),為什麼會上火?除了少部分的原因從舌可看出來外(黃膩、白膩有濕,色紫暗有瘀),大部分的原因必須從脈象上才能找得出來。百藥先入脾胃,譬如脾脈是否沉滑脈(宿食)、緩大脈(有濕、容易誤判為虛)、黏脈(毒,也容易誤判為虛)、兼弦(氣滯)‥‥‥,這些都是氣道血絡不暢,要用補藥之前,必須先確定脾胃脈中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或是要同時兼顧),否則一定不受補或虛不受補,藥物一定被彈回來化成痰火壅塞。等到確定脾脈沒問題了,這算是過了第一關;然後譬如你是要補肝血,則必須再尋肝脈,看看是否也是有沉滑脈(痰熱)、緩大脈(有濕、容易誤判為虛)、黏脈(毒,也容易誤判為虛)、兼弦(氣滯)‥‥‥等,這些氣道血絡不暢的問題,有的話也是要同時處理或兼顧處理,否則第二關入肝(脈)又被彈回來了。孫思邈說:「欲服補藥,先服利藥」,就是這個道理。

用補是一門大學問,其中玄機頗多,豈是如方書或中工所言,氣虛補四君子,血虛補四物湯,氣血虛補十全大補湯,如果有這麼單純的話,天下豈不是沒有生病的人了。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blog.xuite.net/drjychen/tw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的頭像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