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告
有人冒用我的身份要求加入line ,請勿上當受騙,感恩您。2025 / 1 / 24 日
………………………………………………………………………………
新增藥王脈學醫師經驗分享區
從隨意窩搬過來之後,有些格式是亂掉的,有些圖片的連接消失了,目前這些
有接到通報的條目,已經都修復完畢。
若還是有看到圖片連接消失的篇章,麻請寫信告訴
我一下 ( 我的電子信箱 「yawwang75@gmail.com」),以便校正或修復,感恩您。2024/ 3 /12
…………………………………………………………………………………
公告消息看板
公告一本部落格是定位在研究中醫古籍學術網站和學術論壇,主要是針對中醫臨床工作者、民間研究學者等已經具有基礎人士和同好之間,有一個學術交流的空間,我提出我的看法,您提出您的看法,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思路,乃屬於民主國家中,學術可自由討論、陳述自己不同的觀點、言論自由之一部分,本部落格偏重於專業技術上的探討,並致力於把中醫歷代各流派間的學術整合起來〈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化瘀學派、毒論學派(藥王脈學)〉, 這樣才可以使各股分散的力量,匯聚成一條大江河,這樣的中醫才有力量,所以部落格里充滿了各種生硬的專業術語,並非為普羅大眾所設立的一般網站,本格也不提供類似電視節目之衛生教育、醫療廣告、藥品廣告、健康食品廣告、健康資訊、健康參考、養生資訊、保養講座給大眾,這類東西在本格皆為嚴格禁止之項目。【〈註1〉:本格為專業人員的學術討論論壇,本格之所有文章或來賓之所有言論,都只是一己的不同思考觀點,並提出來與諸位學者商榷與公評之,也都僅限於學者間的交流探討之用,並不保證或負責其正確性,民眾有病時請勿模仿,也請洽合格之醫療院所就醫為宜,畢竟術業有專攻,醫道不是幾帖秘方,更無短時間內可速成的道理。〈註2〉:對於藥方方面,本格一律不賦予固定的方藥或劑量單位,以禁止或防止民眾之模仿或誤用,感恩您。】
本格的內容涵蓋甚廣,內、外、婦、幼、眼、皮膚‥‥‥諸科及各家學說都會涵蓋進去,主要的著眼點,是從古典籍中,挖掘出各種學說的規律性,和破譯臨床治療疾病的關鍵技術,以期能透過學術交流,提高彼此的水平。主要的著眼點,是在談一個〝理〞字,不是在談什麼藥方或〝祖傳秘方〞,蓋天下本無方,又有何藥方可談?本格的理念,旨在闡明自古以來,學中醫者,要精四診、通脈證四診合參、查內外經絡臟腑、明病態前後的變化、識標本病機的演變,方能為蒼生之大醫的概念,而不是口惠不實,嘴巴上是講四診合參,但實際上只是憑著感覺對症猜方,信手亂治一通。
另外,本部落格是單純的學術網站,只作單純的專業人士、民間學者間的學術交流之用,這邊不是在看病、賣藥、或做養生保健的地方,也無權力或能力去指導他人什麼中醫常識〈中醫衛教相關常識,請洽衛生署的相關網站即可,會找到很多不錯的資訊可供參考〉,所以嚴格的不涉入醫療媒介,故不提供健康諮詢、醫療諮詢、求醫問病、醫師介紹、醫療院所推薦等資訊給大眾,普羅大眾請勿來此詢問此類事項,對於此類事項也一律不予回應,敬請見諒,感恩您。【註:上述說中醫有傷寒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化瘀學派、毒論學派(藥王脈學)之各家學術的意思,並不是說中醫有分派或要分派的意思,古代也沒有這種分法,而在事實上,溫補學者也擅長用涼藥;寒涼學者也擅長用溫藥,蓋古之中醫者,皆為脈證式之中醫,治病必求本,必分析病機而溯其根源,辨證為溫,當用涼藥;辨證為寒,當用溫藥,雖鵲、陀復生,也無法更改其規則也,在此後代之所謂各家學者,其實是指相對於病機探究之里程碑也,蓋後代一直補充前代所不足之病機區塊,各種病機區塊都被挖掘出來,而使得對於各種疾病之掌控度,也會因此而提高,所謂之各家學術者,是指到此之後,又一個病機區塊被挖掘出來,而又豎立一個新的里程碑的意思,並非指分門區派彼此衝突,而是指互相補充,共畫成一個圓也,請讀者識之】(本部落格成立於 2008 / 8 / 28 奇摩網站,2013 / 9 / 15 搬遷至中華電信隨意窩,2023 / 8 / 19 從隨意窩搬遷至痞客邦。在隨意窩的期間,累積了5 百萬點閱人次)
公告二:
請善用google搜尋,對於本部落格內的資料,可以用google來搜尋, 用法如下: 關鍵字 site:https:// blog.pixnet.net/yawwang 。例如想找「過敏性鼻炎」相關資料時,則在google打入「過敏性鼻炎site:https:// blog.pixnet.net/yawwang」,即可搜尋本部落格內的資料;或是利用部落格左下角的〝文章搜尋〞功能,鍵入關鍵字搜尋即可。
公告三:
本格之所有文章皆是學術創作文章,並用來紀錄和闡明藥王脈學學派的想法、理念、內涵、內容、經過、歷史沿革和鄉土上的傳聞軼事〈請詳閱藥王脈學緣起和簡介〉,版權所有,皆有做畫面存檔證明,並有專聘律師之維護,讀者請勿自行引用拷貝,感恩您!〈即裡面的理念、概念,讀者可資運用,但對於文章圖畫等實體,法律有版權保護,請勿自行引用拷貝或販售,感恩您!〉
公告四:本部落格藥王脈學的整個架構,如〈圖1〉
(一)中心基礎有3個地方,它們是:
1. 藥王脈學藥物學。
2. 藥王脈學中醫學基礎概論與解惑。
3. 藥王脈學脈理醫理藥理第1條~第50條。
這3個地方是整個架構的中心,它們包括三個方面:
1. 藥物學
2. 基本脈法
3. 中醫學基礎概論與基本觀念。
(二)其他的12個單元,都是圍繞在中心外圍的進階單元,一般學習中醫的時候,我們可以模仿歷代賢醫的學習方式,也就是由藥物學、脈學切入,然後擴充與其他單元的結合,學得越多,結合得越紮實,實力也越強大。
(三)這些進階單元包括:中醫雜論、藥王脈學緣起和簡介、藥王脈學脈理醫理藥理學、藥王脈學症狀學(望聞問切的技術包含在裡面)、藥王脈學證候學(望聞問切的技術包含在裡面)〉、藥王脈學疾病學(望聞問切的技術包含在裡面)、藥王脈學醫案兵棋推演、藥王脈學問答錄、藥王脈學解脈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包含在裡面〉、藥王脈學重要醫訣醫理醫論補述〈包括歷代醫家的一些重要概念〉、藥王脈學中西匯通、藥王脈學技術操作講義【註: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型學術性散文月刊,用來記載我個人的學術觀點與心得,當成自娛而已,因個人能力有限,也難登大雅之堂,不流通市面,於民國101年元月開始出刊,但因為部落格上的文章,已經有數百篇基礎脈學,已經足夠供應初學者探討之用;就是執業者,也須探討年餘以上的時間,這樣子應該是足夠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是用不到月刊這個部分的,真的有需要的人,再透過我的電子信箱 「yawwang75@gmail.com」 向我詢問即可,月刊是由藥皇學術期刊社出版 ( 需付費 ),為正式合法之期刊出版社,台南市出版商業公會會員 】,等 12 單元,這些單元的目錄,位於部落格左邊中間文章分類的欄中。整個技術操作、架構的學習系統,如果要用一個通俗比喻的話,如同〈圖2〉(學習傳統武術),即以入門基礎功為底本,然後各門功夫配備進來學習,配備得愈多,互相融合貫通,如此則愈學愈高。
(四)歷代中醫典籍的內容,歸類起來可以區分成脈理、醫理、藥理、四診、症狀、證候、疾病、中西匯通八大領域〈圖3〉,事實上要精通中醫的話,關鍵就是要熟悉這八大領域,若是轉換成實際操作的話,也即上面〈圖1〉中的14個單元。
公告五:關於部落格中,文章書寫的一些情況:
(一)各目錄中的標題藍色的是已經寫好的文章,標題黑色的是尚未完成的文章。
(二)部落格中很多地方的書寫規格,都是採用條文式的,所以有時若是有額外的條文要加入時,只好採標點的方式加入了,如1.1條,1.2條,所以與原來的第1條或有關聯性或無關聯性,讀者自行判讀就能明白。
(三)各標題的連結若有遺失的煩請告知一下。
(四)〝藥王脈學脈理醫理藥物學〞第1條~第50條是基礎,但是有一些專有名詞,在一開始就會用到,譬如三層脈、五層脈、肺脈、心脈、脾脈、肝脈、腎脈、第一層脈、第二層脈、第三層脈、第四層脈、第五層脈、‥‥‥,這些專有名詞記載在第〝藥王脈學脈理醫理藥物學〞16條~第20條,這個地方必須要先看,然後再由第1條向第50條的方向,按順序看過來。另外,藥王脈學的脈案記載方式,是用獨特的脈圖來記載的,詳見於〝藥王脈學脈理醫理藥物學〞第67~74條。這種記載方式會用到,也必須先看。
公告六:
請讀者注意,部落格上為了要維持循序漸進和固定的方向來前進〈由小學、中學、大學逐漸上來〉,會不定時的做整理或刪除讀者回應留言的動作,這些動作並不是針對讀者來做的,請讀者不要放在心上,有時候是討論的方向,已經與主題愈離愈遠,有時候是問題中還有很多問題,有時候只是時機未到,提前討論會造成基本概念的混淆‥‥‥,所以會做適當的整理或刪除的動作,這是為了讓看文章的人,能夠依順序先建立一個明確 的方向和章法,方不至於混淆基本概念或是被誤導入旁枝末節而莫名其妙,所以有時候會刪除讀者的回應或留言,以求整個系統大綱要先建立,或是文章的銜接性要完整,才不至於跳階亂成一團,請讀者識之,感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