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區 26:病灶在心系,表現卻在腎系的月事案

 

(戴醫師分享。皆經當事人、當事醫師同意。未經同意,本資料不得轉載。)

 

〈圖 6716 ~ 6718

經驗分享區 26:病灶在心系,表現卻在腎系的月事案

 

經驗分享區 26:病灶在心系,表現卻在腎系的月事案

 

經驗分享區 26:病灶在心系,表現卻在腎系的月事案

 

………………………………………………………………………

 

後記與思考:很多人問我學中醫要不要學把脈,我的答案是一定要,為什麼?因為不會把脈,根本無法進入中醫學,古代有X光嗎? 有電腦斷層嗎? 古代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不管是傷寒、內經、難經,……所能記載的,或是脈、或是外候,或是兩者的聯繫關係,探討的也就這些東西而已,除此之外還能探討什麼,沒了。

 

那您今天不學把脈,傷寒、內經、難經這些祖書其實是看不懂的,說看得懂,也是強說曲解胡亂解釋而已,哪能真正看得懂,而看不懂這些祖書,又如何學中醫,不過粗淺的背些方劑大海撈針而已。

 

那把脈不學傳統的 28 脈體系,只學現代流行的全息脈行得通嗎? 當然行不通,全息脈只是28脈中很小的一個小部分,類似澀脈的一種脈象而已,不是全部,其他的 27 脈難道不是病脈?難道沒有意義,不用學習嗎?

 

全息脈在腕部上畫一個小人,哪邊有異樣的脈點,就是那邊有問題,這不是完全正確的,傳統脈象有氣化位 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96770683

、心移病於腎、肺移病於心…的概念來解釋這類病灶在心系,表現卻在腎系的情況,而這在全息脈中是無法解釋的。

又,現代很多學中醫的人,以為學校畢業背些湯頭,這樣就已經很厲害了,就算會中醫了,其實完全不對,那僅是粗淺認識中醫而已,畢業後沒有再找人學會真正的把脈、四診合參的實用診斷技術,那是沒辦法看病的,病人一句,醫師我哪邊有問題 ? 腦袋頓時一片空白,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自己沒有實務上診斷疾病的能力,自己也知道,天知地知己知,只是拿些驗方亂試撐場面,這樣子要如何看病 ?

像這種案例,臨床到處都是,一天就能遇上好幾個,不會把脈您要怎麼醫? 以症猜方,每個病人月事沒來就一律怪子宮冷 ? 要不然理氣活血、逍遙散就能治 ? 全是憑玄理憑想像憑猜測在治病,但怎麼猜也是在子宮上面打轉而已,猜不到啦,難免走上古人說的,治病無能力診斷病機病因,只是抄些各路資訊得來的所謂的經驗方亂猜,心中無定見,姑徐徐焉取古方歷試之,以庶幾一遇焉。雖非有心殺人,而人之死於其手者多矣。————世醫得效方‧危亦林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96769837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5:應用學科不問要如何學習? 高技術水平是累積幾

問出來的, 學問學問,不問就學不起來

 

中醫不是學術,中醫是技術,很多人學中醫,是把中醫當成學術在學,當然學不起來,不肯發問、不恥下問、不問都不對。

 

高技術水平是問出來的,人家是怎麼學的,遇到問題就發問,學校是起頭而已,臨床之後會遇到一卡車問題才是問題。

 

看不好病怎麼辦? 四診不全真的有辦法治療疾病嗎? 把脈要學傳統的脈診嗎? 如果不學傳統的脈診,僅學現行流通的全息脈行得通嗎? 把脈僅是講給患者信賴嗎? 還是色脈要合一,病機用藥是互相貫通的?

 

我把的脈對不對? 要問你的老師,透過脈象、外候、用藥的回饋,把這些資料傳給你的老師,因為這些資料是互相對應的,你的老師就有辦法告訴你把的脈對不對? 角度不對、把脈力道太輕、把脈力道太重,那邊把錯、哪邊要修正,哪種脈型不熟悉,把醫不起來的醫案傳給你的老師,經過比對幾次之後,人家就能抓出問題卡在哪裡,修正之後就能繼續前進。

 

某個醫案為什麼醫不動? 是方向不對 比例抓錯? 選藥不精? 辨證不準? 劑量不對 ? 還是用藥的前後順序不對或抓錯重點 藥是那樣下就可以,還是有更精簡的下法? 脈象、外候、後二診的用藥與回饋,把這些資料傳給你的老師,因為這些資料是互相對應的,你的老師就有辦法告訴你卡在哪裡? 什麼觀念要澄清、哪邊要修正,這些都是進步的關鍵與必經過程。

 

技性術的東西,不是像學校的純學術,學一學讀一讀就沒下文了,後面的發問與修正才是重點,這些過程都是學習中的必經過程,也是成長茁壯的必經過程。

 

以前有個國學大師,私底下喜歡寫毛筆,有一次同學聚會中,恰巧碰到的一個書法大師,興頭上就寫了幾篇字給書法大師點評,書法大師說整體是不錯,但是有一兩個小缺點要修正,就能臻於完美,國學大師聽了表面表示鑽同,卻從此之後就不再寫書法了。

 

這就是很多學中醫的人卡關的地方,明明自己不懂,臉皮很薄卻又不問,既使問了,也只要聽好聽的讚美與阿諛之詞,不願意面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子要如何進步呢? 恐怕永遠就只是中藥鋪了。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170303050

 

學校裡都是純學術的東西而已,理化、數學、歷史、地理、英文都是純學術的東西而已,背一背讀一讀,考試高分就算過關了,就沒有下文了;中醫則是技術,是應用學科的東西,與純學術不同,感冒葛根湯、頭痛川芎茶調散、婦人加味逍遙散、糖尿病六味地黃丸……這樣子背一背很簡單,考試也能高分,但實際臨床之後呢? 生病不會照著書生,遇到的卻是吃了沒效、吃了忽好忽壞、吃了之後前兩天好轉,然後又變壞了、 吃了反而變壞,……之類的問題一卡車,是方向不對 ? 比例不對 ? 劑量不對?還是用藥的順序不對呢 ? 是要整方換掉 ? 還是換其中的一兩味藥就是解答了 ?又譬如患者同時有很多的症狀與疾病,哪一些要先處理哪一些要放在後面 ? 哪一些可以合併 ? 哪一些不能合併 ? 這些都需要再找人帶找人學找人問,才能學會並找到答案。

 

然後學習之後,也必定會遇到很多問題與疑惑,那就是要不停的發問,老師則是不斷的解惑與幫你修正,這種過程是一直不停持續的,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十次二十次;而是數不盡的發問、解惑、修正與再前進,一直不斷的循環這樣的過程,而你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成長與實力變強,這就是技術學科的學習過程,與純學術的讀一讀就沒下文了不一樣。

 

高技術水平是累積幾年問出來的,應用學科不發問要如何學習? 畢業之後找人學技術,不但要學的東西甚多,要問的問東西更多,學問學問,不問哪來的學問,不問就學不起來,不要和學校裡面的英文、理化、數學純學術讀一讀就沒有下文了混為一談

 

喔,我還很淺,等我厲害了再發問(事實上不發問則永遠沒有變厲害的時候)喔,我不要問,發問很沒面子;喔,我不敢問,問了老師就知道我的底細實力了喔,我問了,但還是有疑惑,我就不再問了,疑惑我要自己想,……上面這些都是誤區,你把應用學科與學校的純學術混為一談,以為技術性的東西,像純學術那樣讀一讀就會了就沒有下文了,這樣子要如何學習?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4:學術與技術不同再講清楚一點

 

陳老師您好,您在這邊講說技術與學術不同,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170303050

我聽了很震撼,好像學校教的東西,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又有一些懵懂,學校不是要培養中醫師嗎?不是要教我們中醫的技術嗎? 為什麼僅是學術?  您是否可以再講詳細一些。

 

:學校的時間不夠用啦,第一年通科熟悉熟悉環境很快就過了,再來西醫的學科占掉一半以上的時間,剩下兩三年的時間,中醫也僅能初步認識,也就學術上的講一講就畢業了,哪有時間講技術?

 

病人感冒怎麼辦? 用葛根湯,病人頭痛怎麼辦? 用川芎茶調散,病人虛弱無力怎麼辦? 用四君子六君子。

 

吃了有效就好,吃了沒效呢 ? 吃了忽好忽壞呢 ? 吃了之後前兩天好轉,然後又變壞了呢? 吃了反而變壞呢 ? 請問這些是什麼緣故 ?又該如何處理呢 ?

 

病人感冒用葛根湯、病人頭痛用川芎茶調散、病人虛弱無力用四君子六君子,這個叫做學術。

 

吃了沒效、吃了忽好忽壞、吃了之後前兩天好轉,然後又變壞了、 吃了反而變壞,能教你為什麼會這樣子、能解答這些困境的是技術。

 

所有的書本,能記載的都是僅到學術,某病用某方而已,沒辦法記載技術,也即沒有辦法記載用藥之後,後續的各種變化與處理,為什麼呢? 因為後續的變化實在太多,族繁不及備載,而且沒有等到實際上碰觸到了,講了也難以理解。

 

這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學中醫一定要找人學找人帶,否則學不起來,學校畢業後會什麼 ? 病人感冒用葛根湯、病人頭痛用川芎茶調散、病人虛弱無力用四君子六君子,就是像這樣子的粗淺認識而已。

 

畢業臨床之後,遇到的卻是吃了沒效、吃了忽好忽壞、吃了之後前兩天好轉,然後又變壞了、 吃了反而變壞,……之類的問題一卡車,是方向不對 ? 比例不對 ? 劑量不對?還是用藥的順序不對呢 ? 是要整方換掉 ? 還是換其中的一兩味藥就是解答了 ?又譬如患者同時有很多的症狀與疾病,哪一些要先處理 ?  哪一些要放在後面 ? 哪一些可以合併 ? 哪一些不能合併 ? 這都需要有人帶有人教,你沒有再找人學習,沒有再找中醫達人當靠山,幫你解開各種遇到的疑惑,整個就是卡死在那邊,想破頭也想不出來,這樣子醫術要如何進步呢 ?不但大病、中病、小病治不了,就連吃保養都開錯,地位比護士還低。

 

我這樣子講您應該理解了才是。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中西醫師劉醫師分享。皆經當事人、當事醫師同意。未經同意,本資料不得轉載。)

 

糖尿病  〈圖6701~6703〉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完)

 

………………………………………………………………………………

 

外感入裡出疹 〈圖67046713

 

老師這是一個皮膚科的案例

患者看了4.5 個皮膚科的醫師

越來越惡化

 

後來停西藥處分中藥後好轉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看完西醫皮膚科之後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後來中藥處理

西藥停藥。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經驗分享區 23:糖尿病。外感入裡出疹

 

該病例外感之後

直接用西藥將外感壓入體內治療

造成化熱也開始化燥

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完)

 

……………………………………………………………………………

 

後記與感想身為中醫師的人當如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努力不斷的進步,讓自己有治療各種疾病的能力,不必追求成功,只要追求自身的卓越,讓自己有能力醫病,則成功自來;而不是學校起個頭畢業之後,就停止學習了,認為自己已是人生勝利組,到了該享受的時候了,大病中病小病都不會醫,連保養都開錯,說要醫過敏,就說西醫講過過敏不會好說要治感冒,就說發熱趕快看西醫,中醫不治療這個。奇怪了,大病中病小病沒有一樣能治的,那中醫存在的價值為何? 反正任何疾病塌下來,都有西醫頂著,自己只看保養就好,靠健保撐著,不期望治癒,病人不要在我手中爆掉即可,完全失去救治疾苦的功用,抽出健保卡,自己只看西醫而已,完全失去了當初讀中醫要救治疾病的憧憬與熱誠,講到執業,就說醫術不重要,有經營術即可,只希望賺大錢,卻對自己不投資,對自己醫術不行也不在乎,沒有實力當後盾的經營術,註定難以成功,聊天起來,就說自己有多歹運,真的是命運的作弄,還是自己本末倒置的想法耽誤了自己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2:把技術和學術混為一談,把技術當成學術在學,當然卡住了

 

老師,我們學醫的是否,需要修煉一些內丹功

………………………………………………………………………………

答:為何要練内丹功?

………………………………………………………………………………

兩個原因吧,1開悟,2好奇。我本來就不聰明,老師在論壇上說的,雜誌說的,我都看的很迷糊,所以想著有什麼辦法提高自己的智商,還有記性。大部分老師說的我只能偶爾記下一點,所以之前看書都慢。後來聽老師勸說,老師當時說學習6成,速度才上來了,因為我也不知道6成是多少,就看3-4次,有個大概印象就好了,想著以後在看。另一個就是想通過學內丹功提高自己的定力抗壓能力,在老師這裡學習讓我技術變好了,也帶來一定的是非。上段時間,我被人在網上罵,說我看病看不好。我特別低落難受,花了一段時間才緩和。因為我覺得我盡力了,可是自然被罵,讓突然病人人數急劇下降,心態也崩了,慢慢過段時間才換過來。還有的就是好奇了,每個男生都有武俠夢修仙夢,我也是大男孩,所以也有。老師也有啊,哈哈,因為老師的病例里的病人都是武侠小说人物啊。感恩老师的回复。

 

………………………………………………………………………………

 

答:把技術和學術混為一談,把技術當成學術在學,當然卡住了。

 

 

中醫師怎麼來的? 從小學、中學、大學、學士後,全部一路都是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在一所學校裡面,若不是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是考不上中醫師的。

 

 

但這也是兩面刃,從小學、中學、大學、學士後一路走來,經歷的全都是〝純學術〞的過程,什麼叫做〝純學術〞,純學術主要就是有一個固定的課本,把課本讀熟、背熟,然後考試的時候填上去,就能獲得高分,而獲得高分,也讓優等生認為自己都會了、自己很厲害了、自己讀一讀就能掌控學問了。

 

 

中醫師的養成過程中,從小學、中學、大學、學士後、考上中醫師,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過數十次、數百次一直不停的在重覆加強這種〝自己最厲害、自己讀一讀就能掌控學問了〞的信念,已經根深地固了,並認為天下的學問,都是這樣子學習就會了。

 

 

事實上,中醫學院畢業了,中醫學院所能提供的,也僅是讓你〝認識中醫〞而已,幾年就過去了,並非真正有高深的本領,什麼叫做認識中醫? 古裝劇裡面有中藥鋪,中藥鋪裡面會請〝坐堂大夫〞來坐堂,所謂〝認識中醫〞的水準,基本上就是和中藥鋪差不多而已,不是坐堂大夫的那種水準。

 

 

中藥鋪的店家、夥計,也會背一些常用方劑,某症用某方,某症套某方,這和一般醫學院剛畢業學生的開藥模式是一模一樣的,都是按照症狀套方劑而已,你說把病人擺在他的前面,要他講出病人五臟六腑病徵所在,治療時寒熱虛實的比例,他是講不出來的。

 

 

藥鋪裡面真正有能力治病的是〝坐堂大夫〞,他要有診斷的能力,要能講出來病人五臟六腑病徵所在,要能掌握治療時寒熱虛實的比例,是真正有能力治病的人。

 

 

如果你要以中藥鋪的實力去診治疾病,當然行不通,所以孫思邈說: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讀方三年的時候很簡單,這是純學術,某病套某方,天下的病都可以治療都很簡單啊;等到治病三年,才會發現〝千方易得,一效難求〞啊,沒有一個病是治的好的,連感冒都治不好,治病是一門高深的技術,豈是純學術單純背背方就有辦法的。

 

 

那怎麼辦?就是畢業後還要找人學啊,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要有診斷的能力、要有分析病情病況病機的能力、要有明辨患者寒熱虛實的能力,才會有坐堂大夫的能力,不然就是停留在中藥鋪的水平而已,何來競爭力?

 

 

這個時候,我上面說的雙面刃問題就來了,高材生他不願意啊,我就是最聰明的,找什麼人學? 我就是最厲害的,找什麼人學? 我自己讀一讀,一定就能掌控學問的,不必找人學。

 

 

這個雙面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我最聰明,不必找人學,後面就不用說了。

 

 

一個是把技術與學術混為一談,學術是你自己讀一讀就會,技術哪有這麼簡單?偏偏醫學它就不是〝英文、歷史、數學〞這種純學術,而是一種〝應用技術〞,和學廚藝、學鋼琴是同類的。

 

 

純學術的打棒球很簡單,就是一根棒子去打那顆球而已,會打棒球就能上大聯盟?會彈 Do-Re-Mi 就是大鋼琴家? 看過食譜就是大廚師食譜考試背一背也能100分,事實上你連菜刀都沒拿過。

 

技術性的東西都兩個特點,第一是要有人帶,尤其專業的技術更需如此,不然很難出頭,就像你沒有棒球教練、鋼琴老師帶你,自己要上大聯盟、要當大鋼琴家很難,第二要動手做,技術才會上身,不是用想的。

 

 

您說的被病患罵很正常,以中藥鋪的水準要去看病,不被罵才奇怪,孫思邈講過了,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

 

 

棒球教練、鋼琴老師、廚藝老師是做什麼的,學技術一定要動手做,而且動手做之後,一定會有一堆問題,這個時候,棒球教練、鋼琴老師、廚藝老師就派上用場了,看食譜介紹的宮保雞丁很簡單,背一背考試也能100分,事實上你炒出來的完全不像樣,有問題就問你的老師,這種修正不是一次,也不是兩次,而是經過很多次之後才有辦法完全掌握,哪有你想的純學術那麼簡單,背一背就能100分。

 

你在現階段,沒有什麼要〝悟〞的,那是阿基師、詹姆士、王建民那種水準以上的才需要去悟,您現在是連基本功都不具備 ,壞病沒概念沒體驗過、溫病沒概念沒吃過虧、用藥比例沒概念、外感餘邪沒有實際的經驗……你現在要學的是基本功要先建立,不是要悟,學校畢業是剛開始,不是結束,千萬不要弄錯了。

 

 

為什麼會感覺雲裡霧裡,就是把技術當成學術在學,以為看一看就算會了,當然雲裡霧裡,到最後就會完全脫節、鴨子聽雷。

 

動手做,技術才會上身,老師說藥物學的歸經、用途、常規劑量要先熟悉,那你就要去看;老師說脈的模型,要按30分鐘以上,那你就要去做;老師說套方的效果很差,你也要去試試感受一下……技術的東西就是這樣,樣樣都要玩真的,都要動手做,功夫才會上身,不要老師說藥物學的歸經、用途、常規劑量要先熟悉,那你就覺得不重要啦,沒看應該沒關係;老師說脈的模型,要按30分鐘以上,那你就覺得理解就可以了,何須把30分鐘呢老師說套方的效果很差,你也不去試試看體會一下,樣樣沒有動手去實踐,只當成純學術,以為看過就算數了,當然學起來會雲裡霧哩,不知所云了,為什麼?沒有動手去實踐,沒有感受與體會啊。

 

 

把觀念弄清,調整心態,務必動手實踐,步步踏穩,不要跳躍學習,這些問題就會逐漸消失。

 

技術性的東西,不是學術性的只要一個答案應付考試100分,也不是有那個答案你就能用;而是要完全去理解其中的過程與運作的原理,這些都要和你的老師反覆的討論,正面的你要體會,反面的也要感受吃過虧踢過鐵板,然後你才有辦法真正的懂得與使用。

 

 

而且技術性的東西有加疊性,不會處理食材,學切東西沒有用,切東西不會,學火候也沒有用,一層是疊在一層上面的;概念不釐清沒踢過鐵板,就不可能覺得把脈很重要,把脈不會,其他三診就學不起來 ,不會診斷,病機就不會分析,病機不會分析,就看不懂醫家的開藥,這也是一層疊在一層上面的,而這些技術,都不是一蹴可及的,是要好幾年逐步踏穩建立起來的,不要以為像純學術一樣,短期間幾個月,應付考試熬夜背一背就能會的。

 

 

看哪邊覺得雲裡霧裡看不懂,就和你的老師討論,懂了就不會雲裡霧裡,不是靠自己屈解或胡思亂想,那都是沒有用的,不要犯優等生的毛病,不要犯讀書人儒醫的毛病,認為我自己最行最厲害,高高在上不願意下問,我自己想就會通,那都是行不通的,術業有專攻,不恥下問,不要自己單打獨鬥閉門造車,路是長在嘴巴,願意與該行的達人一起討論,就沒有這些問題。

 

 

回覆如上,感恩您,祝您的醫術能持續的進步,陳老師筆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1:中醫西醫處境大不同,中醫是一個人的武林

 

中醫西醫處境大不同,西醫是集百年的科技在一個醫師的身上,診斷靠儀器、靠化驗,診斷出來之後,用藥靠藥廠已經研發出來的藥品,西醫用藥,真的就是像學校背書那樣,背一背就行了,醫師不需要做甚麼,診斷靠儀器、化驗,藥品靠藥廠,醫師只是執行者,就是這樣子而已西醫是團體戰。

 

中醫處境則大不同,沒有儀器、化驗、藥廠藥品當靠山,病人就擺在那邊,診斷你要自己想辦法,診斷出來之後,用藥也要自己想辦法,全部都要自己來,中醫是一個人的武林。

 

學校所教的東西,礙於資源有限,往往只是認識中醫而已,用那個樣子要去看病是窒礙難行的,一臨床,病人一句醫師我怎麼了頓時手足無措,心虛又心慌,我也很想知道你怎麼了,可惜我不知道啊,不會組合藥物,開出去的藥,連感冒也治不好,懷疑中醫到底能不能治病。

 

對於病人的寒熱虛實、五臟六腑病癥病源所在一無所知,那怎麼辦?  只好硬著頭皮,照著病人所描述的症狀,拿些驗方給他試試看,病人描述的症狀愈多,開的方劑就愈多,然後把數個方劑,合起來數十味藥一起給他吃,這個就是所謂的雜藥亂投,瞎治病而已〞。

 

其實古人早就告誡過,雜藥亂投瞎治病的療效渺茫,不是這樣子開藥的。(一個方劑平均有 7、8 味藥,數個方劑合起來有數十味藥,此即下面古人所說的〝沒有定見,廣絡原野之術〞是也。)

 

凡看病施治,貴乎精一。蓋天下之病,變態雖多,其本則一,天下之方,活法雖多,對證則一。故凡治病之道,必確知為寒,則竟散其寒,確知為熱,則竟清其熱,一拔其本,諸證盡除矣。故《內經》曰:治病必求其本。是以凡診病者,必須先探病本,然後用藥。若見有未的,寧為少待,再加詳察,既得其要,但用一味二味便可拔之,即或深固,則五六味七八味亦己多矣。然雖用至七八味,亦不過幫助之,導引之,而其意則一也,方為高手。今之醫者,凡遇一證,便若觀海望洋,茫無定見,則勢有不得不為雜亂而用廣絡原野之術。蓋其意謂虛而補之,則恐補之為害,而復制之以消;意謂實而消之,又恐消之為害,而復制之以補。其有最可哂者,則每以不寒不熱,兼補兼瀉之劑,確然投之,極稱穩當,此何以補其偏而救其弊乎?又有以治風治火治痰治食之劑兼而用之,甚稱周備,此何以從其本而從其標乎?若此者,所謂以藥治藥尚未遑,又安望其及於病耶?即使偶愈,亦不知其補之之力,攻之之功也。使其不愈,亦不知其補之為害,消之為害也。是以白頭圭匕,而庸庸沒齒者,其咎在於無定見,而用治之不精也。————————張景岳 。傳忠錄。論治篇。

 

藥進醫手,而方傳古人,古方之行於世者何算,一證而百方具,將為所適從哉。夫病者懸命醫師,方必對脈,藥必療病,譬之抽關啟鑰,應手而決,斯善之善有矣。若中無定見,姑徐徐焉取古方歷試之,以庶幾一遇焉。雖非有心殺人,而人之死於其手者多矣。————————世醫得效方‧危亦林

 

廣絡原野之術如何治病,沒辦法治病啊,所以古人說這樣子治病會白頭圭匕,庸庸沒齒,也就是一輩子不會治病療效渺茫,一輩子搞不清楚中醫是怎麼回事的意思。

 

學校所教的東西,礙於資源時間有限,往往只是認識中醫而已,認識一下幾年就過去了,用那個樣子要去看病是窒礙難行的,私底下另外要找人學專業的實務技術,否則在競爭市場上是難以競爭的。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驗分享區 20:大小不利治其標,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

 

我父亲来我美国的诊所探望我,顺便治疗他的问题,脉图和舌像请参看 (圖 6615、6616、6617 )。

經驗分享區 20:大小不利治其標,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

經驗分享區 20:大小不利治其標,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

經驗分享區 20:大小不利治其標,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

主述:

1 长期失眠,睡眠时间也就1-2小时

2. 前列腺增生几年了,严重时小便不出。

 

有几个问题想和老师确认一下:

1. 舌像胖大,脉迟(有时不到60), 应该是气阳虚,但是他的脉力度还可又能跨2层,自觉精力都好,所以我也不敢确认气阳虚,但是用药2个月也没上火症状,应该是判断正确,我后来又发现脉的力度会变,有时无力,有时又有力,很影响判断,我就按胖舌和迟脉取了气阳虚。

 

2. 因为有前列腺增生的问题,我也用过如下中药:

 

党参4 炙甘草1 干姜2 淫羊藿5

当归2 熟地5 柏子仁5

三棱1莪术1 远志1 牡蛎1 茯苓2 荔枝核2

 

结果用了几天后出现小便不出,排尿困难,无奈停药,目前是三天吃一次帮助排尿的前列腺西药,见附件。我之前有用正治法治过前列腺的问题,吃的时候排尿完全没问题,但是一个月后出现腰腿疼,到医院检查增生的前列腺也没缩小,所以正治不行。

 

非常感谢老师帮我分析,我也很期待和老师的讨论。

 

感恩您!○○

…………………………………………………………………

 

○○醫師您好:

 

答:

 

  1. 失眠、前列腺,這些問題都是同源的,他的脈象上是陰陽兩虛、陽虛為主,這才是根源

 

  1. 長期吃西藥利尿劑讓小便出來的話,對腎臟的傷害很大,數年後怕有洗腎的問題。

 

 

  1. 有一條醫理叫做〝大小不利治其標〞,您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所以會卡住。

本案前列腺的問題要反治,以補益陰陽兩虛、陽虛為主佐以軟堅散結破瘀利水為輔,這樣子治起來才會順手。

 

回覆如上,感恩您,祝您的醫術能持續的進步,陳老師筆

 

…………………………………………………………………

 

後記 (圖 6673)

經驗分享區 20:大小不利治其標,用藥上少了一組利水藥

 

…………………………………………………………………

 

後記:

這就是我在這邊講的,中醫要找人學的緣故。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144356572

 

 

在學習的漫長過程中,然後延伸到職業的漫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卡關的地方,把脈的問題、診斷的問題、用藥的問題、醫不動的問題……一卡車的問題數不盡,您要找人學,要找中醫達人當你的靠山,否則一卡車的問題解不開一頭霧水,根本無法前進,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就有辦法的,也不是自己想破頭就能解開的。

 

 

像這個案例,如果沒有人點出你就卡在〝大小不利治其標〞這一條醫理上,就差一組利水藥,茯苓換成車前子就賓果了,恐怕自己想也想不出來,正治不對,反治也不對,一頭霧水解不出來,換個方向更不對,愈換愈遠而已。

 

 

能直接跟在老師的身旁學習當然最好,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時間和條件,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尤其在國外的人,只能遠道學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雖然是遠道學習,但只要當老師的人,有把傳道、授業、解惑這三件事情做好,尤其反覆的解惑,讓學習中醫的人,能解開每次卡關的地方而能繼續地前進,效果一樣也是優等滿分的。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19:下指的力道不對

 

 

老師早安:

 

非常抱歉讓您費神了,學生前日才返回台灣,……但學生仍然遵循    老師傳授的正道學習與看診開藥,并未片刻敢忘對    老師的承諾與辜負    您的期望。

 

 

雖然進度遲緩,但學生近日拜讀    老師文章後,在補養胃氣,但多數患者的脈象仍停留在4-5間,想到    老師提到用發散藥拉抬,思索用少量麻黃後,在服藥1-2週後,果然脈象都拉上來了,更加堅定信心,但學生有些不解的是    老師說尺部的肌肉較寸關部為厚,按壓的深度與比例應較寸關為深,這個學生非常認同,但臨床上發現除了少數弦緊脈的患者外,多數患者的尺脈都較寸關為沉,不知是否正確?還望    老師指正。     恭請 教安     學生 ○○○  敬上

 

 

……………………………………………………………………………………

 

○○醫師您好:

 

答:

 

1. 多數患者的脈象在第 4、5 層,然後用麻黃拉抬,這是不對的,沒有這種用法。

 

2 .尺脈雖然較沈,但那種沈很小,基本上是可忽略,感覺不太出來的,多數患者尺脈較沈的說法也不對。

 

 

會有多數患者的脈象,把脈起來都是偏沉(都在第4、5層),這反應出來的是您的把脈的力道不對,下指太輕,導致感覺多數患者的脈象在第 4、5層,這是不對的,要加重下指的力道,否則把起來的脈象,有一半都是錯誤的,下藥當然也跟著錯了。

 

您按第3層、第4層、第5層脈位的時候,指力全部都要加重,深度也要更深。( 尤其按到第4層的時候,是壓到骨了。按到第5層的時候,是重重的壓在骨頭的上面 ),詳細的校正可以參考寄過去的(附件)

 

 

回覆如上,感恩您,祝您的醫術能持續的進步,陳老師筆

 

……………………………………………………………………………………

 

後記:這就是我在這邊講的,中醫要找人學的緣故。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post/144356572

 

 

在學習的漫長過程中,然後延伸到職業的漫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卡關的地方,把脈的問題、診斷的問題、用藥的問題、醫不動的問題……一卡車的問題數不盡,您要找人學,要找中醫達人當你的靠山,否則一卡車的問題解不開一頭霧水,根本無法前進,不是靠自己單打獨鬥就有辦法的,也不是自己想破頭就能解開的。

 

 

像這個案例,如果沒有人點出你把脈下指太輕,必須要修正,一下手一起頭,恐怕就是一路錯到底,十幾年後還在錯,要不然就是莫名其妙,為什麼開藥不靈驗想不透。

 

 

能直接跟在老師的身旁學習當然最好,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時間和條件,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尤其在國外的人,只能遠道學習,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雖然是遠道學習,但只要當老師的人,有把傳道、授業、解惑這三件事情做好,尤其反覆的解惑,讓學習中醫的人,能解開每次卡關的地方而能繼續地前進,效果一樣也是優等滿分的。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驗分享區 18 學技術與聽故事,傻傻分不清楚。好的老師帶你

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劏房。你要怪人家命好,怪人家不講

武德,還是君子自立自強比較快? 

 

很多醫師跟我反應說他從進入學校之後,就努力的認真學,傷寒論也

學、金匱也學、內經也學,早起晚睡,這樣子還不夠認真嗎? 還不會看病嗎?

我說,你完全處於狀況外,你遇到的老師,教你的是技術還是聽故事,下場是完

全不一樣的

 

甲老師是這樣教的: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一作緊),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甲老師說 : 這篇講到消渴,要治療消渴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方子。文意很簡單,就是像字面上面那樣,同學們分組一下,每一組上網查一查相關資料,把報告交上來,當成期末成績的一部分。

 

……………………………………………………………………………

素問•金匱真言論: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甲老師說: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切排在最後,表示把脈不重要,所以把脈有沒有學都沒關係啦。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甲老師說:這是告訴我們,小病不治就會變成大病,所以小病就要開始治療。

……………………………………………………………………………

乙老師是這樣教的:

 

金匱要略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解說:這條記載的是胃癌、食道癌的症狀,吃了又吐出來,下之不肯止的意思是指用一般攻下法去治療也不會好。(古代常用汗、吐、下三法)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營氣竭。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穀而大堅(一作緊),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

解說:這條記載的是臨床糖尿病的脈象特徵,脾脈浮虛大、浮虛大數之類,符合臨床所見。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解說:這條記載的確實是糖尿病的外候表現特徵。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汗,五苓散主之。

解說:這條記載的是急性腎炎,水腫了。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解說:這條記載的也是急性腎炎,水腫了。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解說:這條記載的是肝硬化的表現特徵,脈硬緊明顯,故用蛤粉為主,欲軟堅散結之意。

 

乙老師說:這些紀錄,類似現代的〝症狀鑑別〞,凡是有消渴或消渴小便不利表現明顯的,收集在一起來比對,務必理解每一條實際上在講什麼? 也不是糖尿病就拿這些方子亂套一通。

 

……………………………………………………………………………

素問•金匱真言論:故善為脈者,謹察五藏六府,一逆一從,陰陽表裏,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於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

 

乙老師說:善於把脈很重要,因為善於把脈的人,他能查出來有餘不足、表證、裡證等體內的病情,也能查出來病灶位於五臟六腑的何處,如此治病才能有憑據,不至於盲目。

 

傳統的脈診一定要會,為什麼呢? 因為古代沒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這些東西,古人所能記載的,要嘛就是症狀(外候,外面的變化),要嘛就是脈象(裡面的變化)這兩件事情而已,別無他物。

 

古書,包括內經、傷寒論、金匱…能記載的,要嘛就是脈,要嘛就是症狀而已,而當你不懂傳統脈診(不是現代人自己發明的全息脈)的時候,你無法真正看懂這些傳統醫書在寫什麼,又如何學好中醫呢?

 

就像你想要研究埃及金字塔,那一定要先懂古埃及文,如果你不懂,僅想用猜的方式去理解,那是連研究的門票都拿不到的。

……………………………………………………………………………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乙老師說:這個我在脈象上觀察過整個過程,外感沒有醫治好,就會變成外感餘邪,外感餘邪在體內逗留太久,就很容易引發各種免疫性的疾病,若是類風濕、紅斑性狼瘡之類,影響的就不只在表皮,而是連內臟都會受損,甚至會要命。

……………………………………………………………………………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劏房

 

乙老師教的是技術,甲老師教的是講故事。

 

你的老師是甲還是乙? 如果是乙,那學的真的是技術,出來必定人滿為患;如果是甲,那只是在聽故事,當初聽的有多高興,往後的日子就有多悲慘。如果你還看不懂為什麼會這樣 ? 或看不懂學技術與聽故事之間的差別,往後的日子也是很悲慘。

 

什麼是技術 ? 驗證便知:當病人告訴你:醫師我最近常常頭暈,這是怎麼回事?   醫師我最近筋骨痛,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你有能力去判斷發病的原因並治療它,這便是技術了。

 

什麼是聽故事? 驗證便知:當病人告訴你:醫師我最近常常頭暈,這是怎麼回事?   醫師我最近筋骨痛,這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你沒有能力去判斷發病的原因,只是照著症狀,拿些所謂的對治方、驗方去試試看,這是沒有醫術的,也難以治好疾病,你以為你學的是技術,其實僅是聽故事而已。

 

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房,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為什麼病人一問,他能判斷出來病灶、病因、病機、預後與治療的方針;而病人擺在我面前一問,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心裡虛的很慌的很,只是故作鎮定,不敢講出來而已,因為人家學的是真技術;而你學的只是〝聽故事〞而已,故事好聽,但聽一聽而已,它沒辦法在臨床上兌現使用。

 

你要怎麼怪,怪起點不公平,怪人家命好,還是怪人家不講武德 ?

 

還是君子自立自強比較快啦,民間中醫高手多、中醫達人也多,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趕緊去學,臨床上所需要的是〝技術,尤其是關鍵的技術,不是聽故事而已〞,努力再學幾年,也是趕的上來的,不然,只能在那邊感嘆為何同儕賺的比我多,這輩子應該是無解了。

 

這邊所指的努力再學幾年,是指你學的東西,必須是技術而不是聽故事,而且必須是一個完整的中醫系統,不是破破碎碎沒系統,頭尾接不起來的那種,而這樣子的完整體系,必然不是一蹴可及,也不是短期間內所能掌握的,現代人的弱點,就是〝急〞,就是〝躁〞,就是〝迫不及待〞,就是〝等不及〞,就是〝想速成〞,結果就是沒辦法放下心來把一件事情真正的學會做好,只要聽人家宣傳,〝趕快來學,速成賺大錢〞〝幾個月之內成為大師,鈔票大把賺〞,〝短期內學成,短期內速成〞,心就被勾走了,就趕快報名參加了,結果遇到的人,都不是真正要教會你技術的人,而是要收割你韭菜的人,能怪誰呢。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驗分享區 17病人在意的是醫師會不會看病,不是醫師的學歷

 

很多醫師跟我反應說他從進入學校之後,就努力的認真學,背了千餘首的方劑,並且讀了碩士,這樣子還不夠認真嗎? 還不會看病嗎?

我說,你完全弄錯方向了,病患只為您會看病而買單不會因為您的學歷、名號、頭銜而買單。

 

病患到醫院診所去,要的就是〝看病〞而已,事情就是那麼簡單。譬如:醫師我最近肚子痛,我想知道原因和治療;醫師我最近頭痛,我想知道原因和治療,事情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這種情況不只在中醫,在西醫也是這個樣子。您肚子痛、頭痛去醫院,結果西醫雙手一攤,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痛啊? 你要告訴我你疼痛的原因才對,你想,這會發生什麼事情? 患者就是沒有當場不爽,也會暗記這位醫師是不會醫術的,下次不要找這位了,這才是現實的場景。

 

病患不會要醫師去判斷少見的罕見病,但是常見的導致頭痛的原因有 7、8 種;常見的導致肚子痛的原因也有 7、8 種,這些都不難,都有固定的規則,學一學,幾個月內就能清楚的鑒別與治療,並非難事,這本來就是要會的,不然您要如何臨床 ?

您努力的認真學,背了千餘首方劑,那是沒有功用的,民眾只在乎〝醫師我最近哪邊怎樣怎樣,我想知道原因和治療〞,只要這個您講不出來,就是從兵器譜排行榜上被除名了。

 

幸好天下之大,無其不有,會這些東西的人,在民間還是大有人在,找自己信得過的人當自己中醫的靠山,願意紮下馬步,花幾年的時候,把看病真正在用的關鍵技術,逐一的補齊學起來,自然病患就會愈來愈多若非如此,只是認為自己畢業就是學習的終了,就是大國手大聖手了,自視甚高難以屈人再學,那只是在消耗自己的人脈而已,最後也是跑光光而已。

 

【引用請先來信告知徵求同意,若有涉及販售營利等商業行為,版權所有拷貝盜用必究。】
【藥王脈學講壇】https://yawwang.pixnet.net/blog

 

藥王脈學學術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